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中國明清城墻申遺已歷時十年 明年完成文本編制

2015/10/14 16:50:31 點擊數: 【字體:

  中新網南京10月13日電 (記者 朱曉穎)中國明清城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已歷時十年,13個城市城墻“打包”、“體量”龐大,“申遺”進展加速。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云翱13日在南京受訪時表示,中國明清城墻“申遺”田野調查、文本編制、規劃保護、人才培養等諸項正同步推進,其中文本編制工作將于明年完成。

  賀云翱是中國明清城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文本的起草人、主持者。在他看來,中國古代曾現輝煌的“城墻”時代,上萬個城市以城墻固風水、展規模、護城林;至明清仍有上千個城垣圍城;到近代,95%的城墻伴隨城市化進程毀拆殆盡,如今申遺隊列中的城市鳳毛麟角。中國明清城墻“申遺”意義在于,中國現代化發展已到正視文化遺產“尊嚴”的程度:物質、精神同步建設,歷史、現實相互平衡。

  2006年,江蘇南京、陜西西安、湖北荊州、遼寧興城等4座古城明清城墻“打包”,列入《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隨后,申報“隊伍”不斷擴大,至2012年擴至6省8城,至2015年已擴充至“聲勢浩大”的13城。

  申報準備工作也愈發復雜。賀云翱表示,“申遺”實際上是對中國城墻不斷認知、保護管理、引入國際標準的過程。他在走訪調查中發現,各地對城墻認知、重視程度不一,保護法規參差不齊,諸多“不順”亟待梳理解決。

  “沒有記憶的民族就像‘植物人’,而保護記憶的方式也不是‘死保’”,賀云翱認為,將文物保護前置、引入強有力社會力量、融合現代化建設概念等“北歐經驗”值得中國借鑒。

  有600年歷史的南京明城墻是中國明清城墻的典型代表,被稱為“世界第一大城垣”。作為中國明清城墻“申遺”牽頭城市,南京的城墻及周邊環境整治已基本完成。今年4月1日,《南京城墻保護條例》施行,標志著南京城墻進入依法保護的新階段。

  賀云翱表示,申報整體進度取決于每個城市進度,中國明清城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時間表尚無法預測。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