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文物販子與村民里應外合 宋代墓葬被盜毀了6件文物

2016/7/27 9:31:56 點擊數: 【字體:

文物販子與村民里應外合 宋代墓葬被盜毀了6件文物

    發生在金溪縣一起盜墓案中,古墓中埋著7件文物,遭遇6名村民盜挖,結果除了一只銀瓶完好外,包括銀碗、銅鏡、瓷碗等6件文物出土時均已破損。
 
  而至今,依舊有法律意識淡薄的村民心存僥幸盜墓……
 
  6件被盜文物破損仍賣出20余萬元
 
  近日,金溪縣法院審理一起盜掘古墓葬案。
 
  判決書顯示,2014年4月的一天,聶某伙同丁某、丁某某、黃某、余某(均已判刑)至金溪縣滸灣鎮黃坊村占坊組鳳山上挖掘古墓,盜得兩只銀瓶、一只銀碗、一面銅鏡、一只銀碟及兩只瓷碗等文物,除一只銀瓶完好外,其他物品出土時均已破損。
 
  “文物破損并沒有影響交易。”據介紹,幾天后,五人以23萬元的價格將這些文物出售,得到的贓款予以平分。
 
  也許是這次盜墓讓這些村民嘗到甜頭,幾天后,聶某伙同丁某、丁某某、余某、張某(在逃)又來到滸灣鎮何坊村屋背山上盜掘古墓。當天晚上,聶某、丁某、丁某某三人又到滸灣鎮占坊村馬家嶺山上挖掘古墓。
 
  “何坊村屋背山及占坊村馬家嶺山上挖掘的墓葬均屬宋代古墓葬,具有歷史價值。”據稱,這些被盜掘墓葬,對研究當地宋代墓葬形制和葬俗具有歷史和科學價值,但遭到破壞性的盜墓。
 
  如今,聶某被法院以盜掘古墓葬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零7個月,并處罰金1萬元。
 
  文物販子與當地村民里應外合聯手盜墓
 
  “里應外合是一個特點,外地文物販子到當地來尋古墓,然后再聯合本地村民利用晚上時間上山盜墓,如逛自家菜地。”有辦案人員講述,今年3月,婺源審理一起盜墓案,一盜墓團伙在婺源兩個月里,居然盜挖10座古墓。
 
  這起以廣西人楊某、婺源人江某冬為首的盜墓團伙并非在盜墓時被抓獲,而是派出所民警在處理一起交通事故時,在違法的無牌車輛后備箱里發現數件大小不一的鋼釬,還有一些電子設備,于是將他們傳喚至派出所接受調查。最終,盜墓團伙浮出水面,供認他們在婺源縣賦春鎮、許村鎮瘋狂盜挖古墓葬10座。被盜挖的古墓葬均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涉案村民偷盜文物卻并不了解其價值
 
  記者對發生在江西各地,已經被法院刑事判決的盜墓案梳理發現,這些盜墓者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基本都是小學或初中文化水平,且他們大多是農民或無業人員。
 
  而涉案人員供認內容也反映出,查閱古代文獻、掌握秘術、解讀山川河流脈象,用看風水的本領找墓穴……這些小說中的找墓葬本領,在現實盜墓中已經“淪陷”。與小說中的盜墓者不同,現實中的盜墓者不相信風水,倒更愿意相信“科學”——大多數盜墓者選擇下手的古墓葬都是已探明且被劃入保護范圍的古墓葬(群)。如金溪縣盜墓案中,涉案人員都知道,甚至從小就聽說過該縣滸灣鎮何坊村一帶有古墓,里面有值錢的文物。
 
  然而,盜墓的村民并不能準確估算出所盜文物的價值。
 
  而在德興一起案件中,5名村民甚至不認識文物。“5人挖開
 
  古墓后發現一些破損的瓷器,便將破損瓷器丟棄在犯罪現場后離去。”
 
  盜墓設備升級有盜賊用上發電機抽水泵
 
  今年年初,記者旁聽一起盜墓案之前,就猜想是不是和《鬼吹燈》小說所寫一樣:鐵釬、洛陽鏟、竹釘、鉆地龍、探陰爪、黑折子等是盜墓必備工具。但之后才發現,在現實中,有的盜墓者拿著探桿、勾鋤、鐵桶、鐵鍬、洛陽鏟就上陣了,甚至還有盜墓賊直接扛上鋤頭就上山尋找古墓。
 
  發生在吉安的一起盜墓案,設備就已經升級。2015年9月21日晚,幾名盜墓者在吉安縣一墓葬盜墓時,還動用了發電機、抽水泵、電纜線等工具。
 
  而在2015年12月,萍鄉市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的萬龍山鄉茅店村,當地一座名為磨高嶺、海拔500多米的深山中,有200多座明清時期古墓被人盜挖,墓中陪葬品被洗劫。當地村民稱,曾經來了10多個盜墓者,他們分工明確,設備齊全,鉆機、鼓風機、發電機應有盡有。就在他們大規模開挖深洞計劃盜墓時,被一名村民意外發現并報警。
 
  “我在這里真的要呼吁一下,并不是文物都具有市場價值,但是盜掘的破壞性是永久的無限的,因為文物是不可復刻的,很可能盜走的一個小器皿在市場上根本沒有價值,但是對于我們的考古研究來說,或許能有重大發現。”此前在九江發生一起盜墓案后,當地博物館一負責人如是說。
 
  “兩高”出臺司法解釋嚴懲故意損毀文物
 
  “這幾年來,即便在偏僻的地區,當地農民對于盜墓賊的警惕性也已經提升,一發現有形跡可疑的人在山上,就會上前詢問或者報警。”一位辦案人員告訴記者,此前發生在南昌、上饒等地的盜墓案,就是村民向警方舉報破獲的。
 
  然而,一個現實依然存在——村民法律意識淡薄。今年4月,宜春4名村民原本聽聞有人在山上盜墓,并組團趕去抓盜墓賊,沒想到反成了盜墓賊,被法院判刑。
 
  “實施盜掘行為,已損害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應當認定為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既遂。采用破壞性手段盜竊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以外的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等其他不可移動文物的,依照刑法規定,以盜竊罪追究刑事責任。”南昌法官康斌告訴記者,這是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嚴懲故意損毀文物。
 
  而盜墓對于南昌來說,同樣存在,此前,南昌兩年間發現10余處古墓,但絕大多數被盜挖一空。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江南都市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