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從一位朋友那里得知,有個近七旬的老太太要出版自己制作民間藝術的心法叢書,叫《端午女紅》。何謂“女紅”?原來,“紅”應該讀做“gong”。“女紅”,同“女工”。舊時指女子所做的紡織、縫紉、刺繡等工作和這些工作的成品。“德、言、工、容”是古時女子的“四德”,“女紅”最初寫作“女工”,后來隨時代發展,人們更習慣用“女工”一詞指代從事紡織、縫紉、刺繡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它的本義反而被置于從屬地位,為避免混淆,人們用“紅”為“工”的異體,“女工”的本義被轉移到“女紅”一詞上,而它本身則轉型成功,借另一意義獲得重生。女紅的技巧通常是由母女、婆媳世代傳襲而來。
就連在農村也越來越難得一見的“女紅”,又怎么會出現在一個大都會老太太手里呢?日前,記者見到了即將由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端午女紅》(暫定)的作者——年近70的李德慧老太太。在鄭州市紫金山路上的一個小區門口,我見到了在那里等候的李老太,在她的引導下我們來到了她位于三樓的家中。剛一坐下,老太太就給記者介紹了起來。她1939年生手甘肅蘭州市,在部隊當過文藝戰士,現在是河南省藝術學校退休干部。
“我沒有多少文化,也沒有受什么專業訓練,只是在很小的時候,在學校有類似于現在的勞動課的課程,當時叫做勞作課。在課上老師教了一些這樣的基礎知識,平常沒事了,就拿出來鼓搗鼓搗。后來慢慢的,喜歡到了一種癡迷的程度,但也只是在業余時間來從事這種被人看來沒意思又費時間的項目。直到改革開放以后,省婦聯到我們學校動員大家制作玩具。當時我是在教務處當秘書呢,就好像是被喚醒了一種感覺。當時我就坐不住了,因為我從小就特別喜歡這門民間藝術。接著就是亞運會來了,亞運會來了以后,我就利用業余時間做一套能代表中國的東西捐獻了出去,沒想到人家不但收下了,還很給了我很高的評價。”
怎么樣才能讓自己的創作水平提高呢?李德慧利用各種外出機會學習,在各種書本資料里搜尋、發現新的工藝,然后又不斷改進、不斷創新、不斷豐富這項民間工藝。“青蛙臥蓮”就是老人在吸收河南南陽民間工藝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民間故事傳說完成的。
“后來,退休后我就索性全身心的一頭扎了進去,開始了進行各種研究探索和創新,也可能是天生我才,也可能是我的執著感動了上蒼吧,我的作品技藝越來越精致,越來越獨具特點,最后也越來越不可收拾了”。李德慧經多年潛心研究并制作布制工藝作品“珠繡彩球”、“君子蘭棕球”、“長命鎖”、“春蠶”、“荷花”、“古錢幣”、“葫蘆”等幾十個品種,多次在省內外參展參賽并數次獲獎。94年lO月作品入選于文化部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許多作品被東南亞及歐美等國的朋友廣為收藏。值得一提的是她創作的精品“珠繡彩球”,在傳統繡球的基礎上發展創新,具有了現代的氣息。它以米珠繡制圖案為主,選用了色彩鮮艷的錦緞為原材料,用絲帶、彩珠裝飾點綴,使整個繡球色澤艷麗,立體感強。“君于蘭棕球”也是老太太的絕活。它結合現代美術的色彩過渡,經過了細節的修飾及工藝處理,使圖像逼真。l997年6月在河南省民間美術博覽會上獲特等獎,1998年6月在“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美國海外藝術家協會”、“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世界文化藝術出版杜”、第—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評選活動中,“君子蘭蹤球”榮獲優秀作品獎。李老太太也為此被評選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河南省民間美術學會會員、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河南省民間美術學會授予女紅工藝美術家稱號。2002年被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談到今后的打算時,李老太太激動的說:“如今,會這些民間藝術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們不能讓它失傳,要一代代傳下去。這個想法促使我要把我多年對女紅的經驗寫成書。幸運的是,鄭州大學出版社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積極的想辦法來為我出書,能讓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和心血。”就在記者即將發稿時,鄭州大學出版社的朋友告訴記者,李德慧的《女紅》一書的選題已經報上去了,出版社的領導已經作為重點出版書刊正在研究了。
走進老太太的作品寶庫,這里就像一個民間藝術的陳列室。.
一件大的荷包里又融進了很多的歷史文化。
對于這個具有佛家特點的組合,不難看出,這是李老太太為少林寺專門精心設計的。
老太太的很多作品都在講述一個神秘的民間故事。比如這個簸萁和里面的五毒都會有著較為廣泛的民間傳說故事。
荷包香囊利用的具有保健作用的中草藥,也是李老太自己調配的。
認真虛心學習他人之長也是李德慧老太太的成功法寶。
這就是你老太太的鎮家之寶,絕活里的上品。
對于喜歡學習她的絕活的年輕人,不管是陌生人還是自己的女兒,李德慧總是十分認真的傳授技藝。
沒有教室,又是家里就成了李德慧教課、宣傳民間文化的陣地。
能讓老太太最高興的莫過于,能為社會公益活動制作捐贈她的工藝品了。
就是這個小小的尺寸見方的小舞臺,演繹了李德慧的民間藝術人生精彩。
強忍著嚴重的病痛,李德慧正在夜以繼日的加緊趕寫她的技藝秘籍。
正在編著的由鄭州大學作為民間系列工藝叢書之一的《端午女紅》即將出版。
這里的證書和獎狀代表了李德慧的技藝和功勞得到了社會的公認。
出版社的編輯也對老太太的自己靠著小學畢業文化程度編寫的書稿感到很是神奇和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