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guān)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guān)信息

“死灰復(fù)燃”、“強弩之末”與韓安國

2013/8/12 18:42:23 點擊數(shù): 【字體:

   

    盤桓在燈火通明的廣成大道上,我的思緒還沉浸在熱播的《漢武大帝》的劇情中,韓安國栩栩如生的形象不時在我眼前跳躍。這時,我忽然想起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兩個成語和一個名人。

    “死灰復(fù)燃”、“強弩之末”兩個成語均出自西漢一個叫韓安國的名人之口。韓安國,字長孺,出生在西漢梁縣成安(今汝州市小屯鎮(zhèn))是西漢時期影響較大的著名政治家之一。

    兩個成語我早就熟識,但并不知它的源頭。一次偶讀《史記韓長孺列傳》,方知這兩個成語的出處和兩段動人的故事。接著再查《辭!贰ⅰ掇o源》、《漢語常用成語手冊》都對有同樣的記載。于是,我對誕生在故土的這位古代政治家肅然起敬,兩個成語猶如兩道璀璨的文化光環(huán)光耀在他智慧的頭頂。對于深溯其源、深究其理的人們來說,兩個成語中蘊涵著韓安國和“老汝州”兩個不朽的名字。
   
   

    帶著對韓安國的敬重,我一頭扎進了史海之中。

    韓安國自幼博覽群書,曾學法家、雜家學說于山東鄒平縣田生家里。他不僅聰穎智慧,洞察事理,能言善辯,而且胸懷韜略,熟諳兵法。他特別喜歡戰(zhàn)國法學家韓非子的著述,成為遠近聞名的辯士和學問家。漢景帝時他在商丘的梁孝王朝內(nèi)任中大夫,管理朝中議論和禮賓宴會等事宜。吳、楚七國戰(zhàn)亂時,梁孝王任命他為將,統(tǒng)率梁國兵馬,打得吳兵大敗而逃,平息了吳楚戰(zhàn)亂。從此,韓安國揚名天下。

    梁孝王是漢景帝的弟弟,其母竇太后非常溺愛他,不僅私下里允許他設(shè)置丞相,任免太守,而且還贈給他和皇帝一樣的車輦和儀仗。狐假虎威,梁孝王外出或打獵完全按照當朝皇帝的派頭,耀武揚威,風光八面。后來漢景帝知道了此事,說梁孝王目無朝廷,竇太后也因兒子過分炫耀而動怒。梁孝王得到消息后非常后怕,連忙派韓安國進京城(西安)疏通。

    在充當“?h客”的角色中,韓安國再一次表現(xiàn)出了機智、善辯、巧言的才能。韓安國到京成后,先拜見漢景帝的姐姐館陶公主,鼻一把淚一把地哭訴:憑天地良心,梁孝王對皇上忠心耿耿,對太后百倍孝順,小人的讒言不可信,那是在調(diào)撥里間。當吳、楚、齊、趙等七國造反時,函谷關(guān)以東的諸王群起響應(yīng),都想趁機奪取天下。只有梁孝王想到母親和哥哥的危險處境,食不甘味,夜不成寐,以淚洗面,并跪送我們出外迎敵。將士們被梁孝王的忠貞感動,英勇殺敵,打了勝仗,保住了社稷的平安。梁孝王的功勞如此之大,但她并沒有居功自傲,并沒有夸耀過。他坐的車,用的儀仗,雖是朝廷之物,卻都是太后賜予的。梁孝王用以馳騁國內(nèi),炫耀諸侯,無非是顯示太后的愛子心切與皇上的兄弟深情罷了。知子莫如母,太后為什么這樣不理解自己的兒子呢?

    一番情真意切的訴說深深打動了館陶公主,她把這些話轉(zhuǎn)告了太后,太后十分高興,又把這些話告訴了漢景帝。作為兄長的漢景帝在高興的同時,對弟弟的懷疑也煙云消了。竇太后為獎賞韓安國善言游?h,盡釋兄弟前嫌的功德和才智,賜給他一千多兩銀子。韓安國以自己的才干為梁孝王開脫罪名有功,被漢景帝委任為梁國內(nèi)史,直接對朝廷負責。在此期間,他又幫助梁孝王和漢政權(quán)化解了幾次危機,深得漢景帝的信任。

   

    “死灰復(fù)燃”——一個成語傳天下。站在二十一世紀的平臺上,品嚼回味誕生于公元前一百三十多年的這個成語的豐富內(nèi)涵,歷史的凝重無常、遽變反復(fù)和世態(tài)的炎涼一齊朝我襲來——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韓安國在他人生鼎盛之際被關(guān)進了山東蒙城監(jiān)獄。顯赫一時的人上之“人”瞬間淪為階下囚,受盡了冷落和侮辱。一日,獄吏田甲送飯,把碗扣在地上,餓極的安國只好忍辱用手抓地上的飯食,安國吃罷匝著嘴?h:“熄滅了火的死灰難道就不會復(fù)燃嗎?”田甲?h:“如果復(fù)燃,我就用尿澆滅它!”安國苦笑著咽下了這口氣。

    田甲做夢也沒有想到不久,韓安國便被漢景帝任命為梁國內(nèi)史,階下囚復(fù)為人上“人”。田甲聞訊而逃,韓安國命人把逃跑的田甲抓回來,問他說:“死灰復(fù)燃了,你怎么不澆滅它?”田甲伏地請罪,認為必死無疑。哪知韓安國寬宏大度,一笑泯恩仇。韓安國的大度容人令后人傳送不已。

    我品讀著這個成語,心潮若涌。我想: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人韓安國忍受著世態(tài)炎涼的侵蝕,在“死灰復(fù)燃”、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后,卻保持著驚人的冷靜清醒和寬容大度,這不足以令今人反思嗎?我們現(xiàn)今的有些人,只是位居股長、科長或局長、處長的官銜,就容不下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人,千方百計排擠甚至打擊終以“驅(qū)逐出境”而后快。這和位居高官的古人韓安國的博大胸襟相比,我們難道不感到冷驚和汗顏嗎?

   

    一滴水能映示太陽的光輝,一個成語能反映一段歷史的經(jīng)典,“強弩之末”就如此。

    漢武帝建元六年,田鼢當了丞相,韓安國也離開梁王的小國到漢朝當了御大夫。御大夫和丞相、太尉同為“三公”,一方面供皇帝內(nèi)廷差遣,一方面監(jiān)察全國所有的大小官員。韓安國進入漢王朝中央政權(quán)的核心圈子,位極人臣,煊赫一時。

    就在此時,又一個成語誕生了。

    當時,地處寧夏、內(nèi)蒙一帶的匈奴為了和漢族通好,派人前來請求“和親”。這本來是一件大好事,但負責外事的大行官王恢卻竭力反對,他認為匈奴幾次和親,但沒幾年又背盟。言而無信,我們不如出兵進攻,戰(zhàn)敗他自然就和親了。韓安國極力反對,和王恢唇槍舌戰(zhàn)。他說:“跑到千里之外打仗,對部隊是不利的。匈奴的馬快,來回飛奔像鳥飛那樣容易,我們能降服他們嗎?再說,匈奴拿出全國的兵力來對付我們一部分的兵力,以逸待勞,我們的兵雖如很強的,但到了末尾連極薄的山東綢子都穿不破;猶如強勁的臺風,到了末尾連雁毛也吹不起來。什么原因?是力量用盡的緣故。和匈奴打仗,無論從哪些方面來說都不合算,還是和親為好。”漢武帝采納了韓安國的意見,和匈奴和親,免除了戰(zhàn)爭給漢、匈兩族人民帶來的巨大災(zāi)難。

    興國謀大略,安幫拔人才。韓安國當了四年多的御史大夫,把比自己能力還強的壺遂,藏國等名士推薦給朝廷并得到重用。丞相田鼢死后他代理丞相,漢武帝本來想叫他當丞相,然而恰在此時他墮車傷足,武帝只好讓薛澤為相。漢安國足傷痊愈后,當了維持京城治安的中尉。后來,霍去病等戰(zhàn)匈奴有功,韓安國漸被疏遠,遂罷官回鄉(xiāng)。公元前127年,在郁郁寡歡中,雄才大略的一代著名政治家韓安國,終未能跳出名利的圈子,嘔血而死。

    五

    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韓安國不過一個小人物而已,然而他的才智,縱觀全劇難以找出第二人。如今的鄉(xiāng)人們圍在電視機前,目睹這位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同鄉(xiāng)的風采,津津有味地品賞著劇情,感慨萬端。我想:且不說韓安國的政治貢獻和其超人的才華,單就這兩個成語就足以讓他不朽。

    只要漢語綿延,他的名字就會盛傳。

    2005年7月18日于汝州抱樸齋家(作者:韻石彥)【原標題:“死灰復(fù)燃”、“強弩之末”與韓安國】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網(wǎng) 2011年03月29日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開封網(wǎng) 河南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河南農(nóng)家樂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