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尊崇卜式為天下人的榜樣,是與戰爭和頒發“算緡令”這兩件事聯系在一起的。為了應付對匈奴的戰爭,需要大量的軍費開支,而富商大賈、高利貸者又不肯出錢。“算緡令”規定:商人財產每2000錢,抽一算;經營手工業的財產,凡4000錢,抽一算。不是三老和北邊騎士而有軺車者,每輛抽稅一算,商人的車,則征收二算;船五丈以上者,每只船抽稅一算。但是有了圣旨,有了全國的榜樣,富人還是不肯拿出錢財幫助國家。于是皇帝又頒發“告緡令”。按照這個法令,隱瞞不報或自報不實的,鼓勵知情者揭發,叫做“告緡”。凡揭發屬實,即沒收被告者全部財產,并罰戍邊一年,告發者獎給被沒收財產的一半。同時重申,禁止商人占有土地,違者沒收。
在全國掀起的告發隱匿緡錢的運動中,卜式做了齊國諸侯相。中等人家以上大約都被告發(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由杜周加以審理,很少有能反案的(獄少反者)。于是分別派遣御史、廷尉、正監等官員按不同使命出使諸國(分曹往),順便治理郡國隱匿緡錢的案子,所得沒收的錢物以億計,奴婢上千萬,田地大縣數百頃,小縣百余頃,房產也與這些數字相當。于是商人中等以上人家大約全都破了家,從此老百姓滿足于美衣美食,偷偷自樂,誰也不再經營蓄藏等產業了,(商賈中家以上大率破,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產業)而縣官因為有官辦鹽鐵和告緡錢這兩件事,財政寬裕多了。(而縣官有鹽鐵緡錢之故,用益繞矣)
不久,又發生了南越反叛的事,齊國相卜式上書說:“為臣曾聞說天子有憂慮,是臣子的恥辱。如今南越反叛,臣父子情愿與從齊國發來的操船兵卒一起戰死于南越戰場。”漢武帝下詔說:“卜式雖然是個耕田放牧人,并不以此求利,每有剩余就幫助縣官緩解經費的困難(有馀輒助縣官之用)。如今天下不幸有危急的事發生,而卜式奮勇請求父子為此獻身,雖沒有參加戰斗,心中的義念可說是已表現出來了(雖未戰,可謂義形于內)。特嘗賜給他關內侯的爵位,黃金六十斤,農田十頃。”布告天下,但天下沒有人響應(天下莫應)。諸侯有上百名,沒有一人要求從軍與羌、越作戰(列侯以百數,皆莫求從軍擊羌、越)。于是到九月諸侯朝見,獻酎(zhòu,宙)金時,命少府檢查酎金的成色,列侯由于酎金分量不足被削奪侯位的有一百多人(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余人)。拜卜式為御史大夫。作者:紀大華【原標題:西漢牧羊大臣卜式:公者千古 私者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