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民國四公子”張伯駒傳奇

2013/8/16 17:09:33 點擊數: 【字體:

    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并稱為“民國四公子”的張伯駒,不但是集收藏家、書法家、詩詞家、戲劇家為一身的奇才,還是一位愛國人士,為了不讓國寶《游春圖》流落海外,他不惜傾家蕩產將其買下。新中國成立后,他將118件國寶捐給國家。至今,張伯駒在海內外的影響依然很大。

  不戀仕途酷好書畫

  在河南省項城市秣陵鎮的小學院內,坐落著一處磚木結構的樓閣式建筑,它見證了一個官宦之家的繁華和落寞。2009年年底,周口市文物普查隊考察后認定,這是民國年間張伯駒家的一個中藥鋪,張伯駒曾在此閑居。

  提起張伯駒,人們往往把他想成是一個公子哥,也難怪,他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稱為“民國四公子”。

  張伯駒,字家騏,號叢碧,1898年生于項城老城鄉閻樓村。因伯父張鎮芳膝下無子,便被過繼給張鎮芳。

  張鎮芳是袁世凱表弟,清光緒進士,歷任天津道、長蘆鹽運使、湖南提法使等職,是滿清最后一位直隸總督。清末,中國政局十分動蕩,原本大權在握的袁世凱受到排擠,被迫退隱安陽。袁世凱失意之初,張鎮芳資助他30萬兩銀子,并擔保照顧他的家屬,兩人的交情更深一步。1911年,袁世凱重新得勢,掌控國家大權,張鎮芳被委以重任,署理直隸總督。袁世凱成為民國大總統后,他又被任命為河南都督兼民政長,掌握河南軍政大權。后來,張鎮芳創辦了中國第一家鹽業銀行。

  在這樣的家境中長大,家人希望張伯駒進入仕途或者經商,但張伯駒卻偏偏酷愛書畫。

  張伯駒從小就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一部《古文觀止》可以倒背如流。3000多卷的《二十四史》,他20多歲時,便已讀完了兩遍。唐詩宋詞,脫口而出的就有一兩千首。從30歲起,張伯駒開始迷戀收藏中國古代書畫。

  張伯駒的收藏不是投資,不為賺錢,最初就是出于興趣和愛好,藏品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樂趣。

  1924年,溥儀逃往長春時帶走了歷代書畫珍品1200余件,宮中其他人也把一些字畫據為己有,張伯駒就派人四處收買,買到了被尊為“中華第一帖”的《平復帖》等書畫珍品。

  賣掉宅院買下《游春圖》

  張伯駒散盡家財,不讓國寶《游春圖》流失海外的舉動,至今仍被傳為佳話。

  《游春圖》是隋代大畫家展子虔所繪,距今1400多年,畫上有宋徽宗趙佶題“展子虔游春圖”六字。畫面以青山綠水為主體,生動描繪了許多人物游春情景,被認為是中國迄今為止存世最古的一幅畫卷,被稱為“國寶中的國寶”。

  現為國際中國書協副主席、中國國際書畫研究院副院長、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國對外友協藝術創作院副院長、新疆文化藝術研究會書畫院長、國家一級書畫師的張柱堂是張伯駒的嫡孫,近些年為了宣傳張伯駒,呼吁籌建張伯駒紀念館,他四處奔走,了解到張伯駒的不少事。據他介紹,1946年初,在東北地區陸續發現一些故宮散失的書畫。時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的張伯駒了解到,《游春圖》輾轉到了北京古玩商馬霽川的手中,要價800兩黃金。為了不讓國寶流失海外,張伯駒向故宮博物院建議,由故宮博物院買下。但是,故宮博物院無力購買。

  心急如焚的張伯駒奔走告知各家古玩商,《游春圖》是國寶,誰為了多賺金子,把它轉手洋人,誰就是民族敗類,千古罪人!馬霽川見《游春圖》一事已鬧得滿城風雨,再轉手洋人很困難,經多次通融,他同意降價讓于張伯駒。

  張伯駒和妻子把居住多年的一座宅院賣掉才湊夠了買畫的200兩黃金。彼時,他們已傾家蕩產,居無定所。

  當時的國民黨元老張群知道此事后,捎信給張伯駒,愿以500兩黃金求張伯駒割愛《游春圖》,張伯駒復函:“張伯駒旨在收藏,貴賤不賣,恕君海涵。”

  1952年,張伯駒和夫人潘素,把《游春圖》以購時之原價讓與故宮博物院。

  無償捐獻8件國寶

  張伯駒后半生頗為坎坷。新中國成立后,他歷任燕京大學國文系中國藝術史名譽導師、北京書法研究社副主席、第一屆北京市政協委員和國有文物局鑒定委員會委員等職。

  1956年,張伯駒將其30年所收藏的珍品,包括陸機的《平復貼》、杜牧的《張好好詩》、范仲淹的《道服贊》以及黃庭堅《草書》等8幅書法孤品,無償捐給國家。這8件作品件件都是宋元以前的書畫,至今仍是故宮博物院最頂尖的國寶。

  《平復帖》是西晉大文人陸機手書真跡,距今已有1700年,比王羲之的手跡還早七八十年,是中國已見最古老的紙本法書,又是漢隸到草書間過渡階段的佳作,被收藏界尊為“中華第一帖”。

  讓張伯駒想不到的是,第二年他卻被打成右派。張柱堂說,這與康生有關。

  當時,在中央主抓意識形態的康生也是一個書畫愛好者。一天,康生造訪張家,說自己也愛好收藏,提出想看看張伯駒的藏品,開開眼界。張伯駒拿出12幅藏品,康生看后贊不絕口。康生借口其妻也喜歡古字畫,問能否拿回去借看3天。張伯駒同意,但是直到半年后,康生也沒有歸還。

  后來,陳毅約張伯駒下棋時知道了此事,便在向周總理匯報工作之余談及此事。周總理讓鄧穎超去康家,向康生夫人婉轉談起此事。當晚,康生就派人將古字畫送回。

  1957年,張伯駒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吉林,任吉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副館長。但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張伯駒又被打成“現行反革命”,關了8個月后又被勒令退職,發配吉林舒蘭插隊落戶。舒蘭縣不愿接收兩個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張伯駒夫婦只好無奈地回了北京。

  1972年陳毅逝世后,和陳毅交情頗深的張伯駒寫的90字挽聯引起了參加追悼會的毛主席的注意。在毛主席的過問下,經周總理親自辦理,張伯駒才正式落戶于北京,被中央文史館聘為館員。

  “藝苑宗師”

  1982年2月26日,張伯駒走完了他84年的傳奇人生。

  在追悼會上,葉劍英、鄧穎超、王震、谷牧等人送去了花圈,趙樸初、夏衍、劉海粟等200多位文化界名人送來了挽聯。“愛國家、愛民族,費盡心血一生為文化,不惜身家性命;重道義、重友誼,冰雪肝膽赍志念一統,豪氣萬古凌霄。”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宋振庭送的這副挽聯,是對張伯駒一生的客觀評價。

  對于張伯駒,后人評價很高。張伯駒一生留下了20余部詩集,啟功稱他為“天下第一收藏家”,他飄逸酣暢的鳥羽書體與繪畫并稱雙璧,至今無人超越。

  新中國成立后,張伯駒先后將118幅古代書畫珍品捐獻給了國家。如今,《平復帖》和《游春圖》成為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2008年,張柱堂到北京看望北京大學楊辛教授。一見面,楊辛就對他說:“你爺爺捐獻的《游春圖》這次立了大功了。”原來,一直以來,歐洲對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存疑。他們的依據是,歐洲的油畫比中國的畫早幾百年。后來,北京故宮博物館就把《游春圖》拿來,經鑒定距今已有1500年,比西方的油畫還早幾百年。

  張伯駒不但是一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記者觀察》 2012-03-0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天下第一收藏家:張伯駒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