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邦昌,兩宋之交人,早年舉進士做過官,轉而被貶,歷經了宦海沉浮。但他一生的主要沉浮與事跡,是從宋、金議和開始的。北宋欽宗年間,金軍進犯宋都開封,遭到宋朝將士的抵抗。金軍于是改用誘降的方式,與宋談判。在副宰相張邦昌等人的慫恿下,宋欽宗采取了委曲求全的方式,派張邦昌等人與金議和。這給張邦昌出了一個難題,因為他本人主張議和的本意,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因此,他竟拒絕出使,后來迫不得已又提出必須向金割地以保證他的安全,開始顯露他賣國求榮的一面。結果遭到朝廷大臣李綱等人的群起反對,張邦昌聽取罵聲一片。
然而,積貧積弱的宋朝抵擋不了金軍的攻擊。第二年,金兵再次大舉攻宋,并很快攻破開封,俘虜宋徽宗、宋欽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難”。之后,金軍著手扶持傀儡,他們看中了著名的軟骨頭張邦昌。憑借金軍這一強大“后盾”,張邦昌向北跪拜稱“帝”(古代真正的帝王繼位應該面南而坐),做了宋朝的汪精衛,成為金朝的一只高級走狗。
張邦昌登上偽位,引起各方面反對。甚至還發生了一些悲壯的斗爭,比如有的官員事先殺死妻兒,然后舉兵攻打張邦昌。但張邦昌對自己的一切做了厚顏無恥的解釋,“欲權宜一時以紓國難也,敢有他乎?”將“賣國”說成“救國”。
一個多月后,張邦昌在“皇位”上屁股還沒坐熱,在眾人的擁戴下,康王趙構繼皇帝位,是為宋高宗,這也標志著北宋的滅亡與南宋的建立。很快,朝廷將張邦昌流放到湖湘一帶,然后處死了他。連天子的社稷都敢出賣的小人,天子自然不會放過他。【原標題:軟骨頭張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