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南宋名臣李綱后人熱心傳承歷史文脈

2013/8/20 16:20:42 點擊數: 【字體:

    清明節期間,南宋名臣李綱(1083—1140)的后人聚集在無錫市洛社鎮萬馬村,慶祝《錫山李氏世譜》(32卷)頒發暨石瀆李氏宗祠重修落成,并緬懷李氏列祖列宗。據悉,李綱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民族英雄、愛國詩人,文韜武略,才華出眾,其后人引以為豪,充滿敬仰。此次慶典活動,旨在傳承李氏家族文脈,凝聚民族向心力,弘揚社會正能量。

  時隔六十多年,李綱后人重修家譜宗祠

  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作為中華民族的三大支柱之一的“百姓史冊”———家譜,在如今的太平盛世下,悄然在民間升溫。家譜,作為家族繁衍脈絡與文化傳承的記載,在現代社會中,曾經是落滿塵埃與古老滄桑的產物。然而,近年來,修譜、續譜之風逐漸在洛社鎮的民間復蘇,以企業老板、村干部、退休干部、老教師等修譜群體,在當地掀起了一股修譜熱潮。無論您到走到哪個村(社區),只要詢問:“這里哪家修過家譜”,總會有人告訴你“某家修過”或“某家正在修”亦或是“某家正準備修”。其實,每家都應該有一本“書”,每姓都應該有一部“譜”,而編修家譜,對一個家族而言,理所當然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筆者應洛社鎮譜牒文化研究會負責人顧德新先生邀請,前往該鎮萬馬村參加《錫山李氏世譜》頒發暨石瀆李氏宗祠重修落成慶典。“上次修譜是1949年(民國38年),至今已有64年了,當前國泰民安,百姓生活富裕,欣逢盛世,續修家譜,正是時候。”顧德新興致勃勃的說,家之有譜,猶國有史。家譜是傳承歷史、凝聚人心的重要載體,對于學術研究來說,每一部家譜,都是歷史研究的重要材料。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民間修譜的慣例是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按照這個標準,《錫山李氏世譜》的修譜間隔似乎有些長了。“即使是當時修譜時出生的人,活到現在也有60多歲了。如果再不修家譜,就真的傳不下去了。”錫山李氏世譜續修會會長李中紅介紹說。早在5年前,他就有了要續修《錫山李氏世譜》和重修李氏宗祠的想法,對他而言,這多少有點傳承家族歷史文脈的意味。

  火中搶出老譜,收藏至今頗具傳奇色彩

  萬馬村的李三茍是李氏世譜續修會副會長,今年57歲,中等身材,飽經淪桑的臉上顯露著些許靈氣。他年輕時跑過供銷、辦過企業,是村里叱咤風云的人物。由于其心情開朗、以善為樂,盡管幾年前身患癌癥,也沒有撂倒他,經過治療,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癌癥竟神奇般的好了。于是,他下決心續修《錫山李氏世譜》,或許有人說續修個家譜有什么了不起的?殊不知,由于李氏是名門望族,家族不僅龐大,其祖上又是歷史名人,萬馬村李姓村民基本上都是宋代名臣李綱的后裔,因此續修《錫山李氏世譜》確實是一項大工程。李三茍發揚當年跑供銷,辦企業的勁頭,召集人馬,募集資金。并與村主任李中紅、企業老板李元龍不謀而合。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有了他們的積極支持,李三茍感到如虎添翼,對續修《錫山李氏世譜》更加有信心了。

  可是,修續《錫山李氏世譜》沒有原始老譜作參考怎么行呢?他們三人正感到手足無措的時候,村里的李根度老人把家中珍藏的24卷老版本《錫山李氏世譜》捐獻出來,說來這24本老家譜可是來之不易,頗具傳奇色彩。據現年69歲的李根度老人介紹,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的時候,他父親李阿三冒著被批斗的風險,從紅衛兵焚燒的“破四舊”火堆中搶救出24卷本的《錫山李氏世譜》,并將全套家譜藏在家里的羊圈中,才使家譜幸免于難,可謂是歷經風雨和劫難,死里逃生。文革結束后,李阿三、李根度父子倆每年夏季都要將家譜防蛀晾曬,冬季將家譜收藏在木箱內,幾十年如一日,李家父子不知要花費多少心血。

  聽說續修李氏世譜和重修李氏宗祠需要大量資金,村里的企業老板沒說二話,大家紛紛慷慨解襄,捐出了修譜建祠的大部分善款;村民們聽說此事后,也是積極競相捐款。從2008年至2013年期間,家譜的續修印刷,宗祠的選地重建,前后共收到捐款422.5萬元,由此可見李氏后人的熱心慷慨。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李綱不僅是宋代的名將良相,而且詩文作賦俱佳,文筆雄健,傳世遺作近千首,名曰《梁溪集》。他對無錫百姓懷有深厚的感情,詩有“回首東吳涕作霖”之句,無錫百姓也因此尊稱他為“梁溪先生”。(作者單位:惠山區洛社鎮)【原標題:南宋名臣李綱后人熱心傳承歷史文脈】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共無錫市宣傳部網 2013-05-06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英雄傳奇的浪漫想象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