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深入地道查看,是趙松武每天必做的工作。
在民權縣城北31公里黃河故道北灘李館村舊址下,有一段抗日戰爭時期的地道遺址,這就是著名的李館地道戰舊址,當地百姓則習慣稱之為李館地道。
1990年以來,曾在此戰斗過的抗日老戰士趙松武,一直義務看護李館地道。在“9·18”抗戰紀念日前夕,記者來到了李館地道,拜訪了這位抗日老戰士,并懷著激動的心情參觀了地道遺址。
趙松武老人有很輝煌的革命歷史:1944年,他剛滿14歲,就參加了李館村地下黨負責人楊朝起組織的考城五區區大隊,成了一名小八路,經常在這一帶“活動”。1945年,趙松武所在的部隊被改編成獨立第20團,并開始在這一帶與日本鬼子打游擊戰,曾有一個月與敵人打了26次仗。1949年,老人參加了淮海戰役,之后,他又隨大部隊橫跨長江,轉戰到湖南、貴州、云南、廣西、四川等地,經歷了數百次大大小小的戰斗。1953年,趙松武因病回到了家鄉李館村。
1989年,一場大雨把地道沖塌了,是趙松武一點一點地把地道里的淤泥清理出來。1990年,看護地道的老人因年事過高回家休養,趙松武就來到李館地道義務看護,而且這一看就是17年。
每天,趙松武老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掃館區衛生,到地道里轉一圈。雖然地道里很黑,但老人卻不帶任何照明設備,走一圈也不會碰頭——他對這里太熟悉了。之后,他就會去看望一下戰斗、犧牲、長眠在這里的老戰友楊朝起。有時,他還會采摘些野花,獻給老戰友。
每年的清明節,當地的小學生都要來這里掃墓,祭奠先烈,這時,老人就會當起義務講解員,給孩子們講述過去那激情燃燒的歲月……
最后,老人激動地對記者說:“這輩子我已離不開地道了,死后我也要埋在這里。”作者:文\晚報首席記者 傅青 圖\晚報記者 郭躍旗【原標題:商丘老戰士趙松武 義務看護地道戰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