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年一度的“百花迎春”中國文聯新年大聯歡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作為中國劇協邀請的文藝工作者,我應邀參加了這次聯歡。
剛剛找到自己的座位,就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從我身邊走過,那身繡著鮮紅國旗的訓練服曾在幾個月前將中華大地籠罩在了一片深藍之中。劉洋,中國第一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栋倩ㄓ骸钒凑諔T例要展示四個省市的風采,河南是其中之一。劉洋是作為河南人民優秀女兒來向全國人民拜年的。
在一片群英薈萃之中,每一個角落都星光燦爛,劉洋身在其中,并不像在其他場合那么引人注目。很少有人找她合影,也很少有人找她簽名,她只是靜靜地坐在那里。
那天,我特意帶了幾枚中國文聯成立60周年的紀念封,請藝術家們簽名。我忽然想,如果讓劉洋也簽在上面,記錄下這次難忘的聚會,也是一份難得的紀念。想到這兒,我走到劉洋身邊,把紀念封擺在了她的面前,“我簽合適嗎……”劉洋的話沒說完,就被我打斷了,“當然合適了。你的詩寫得很好,要是不當航天員,中國就會多一個女詩人呢!”“那可不敢當。”劉洋邊說邊認認真真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當劉洋簽完,我正準備伸手接過筆時,她忽然抬起頭來對我說:“可以借筆給我用用嗎?我也想請大家簽個名。”劉洋靦腆地說。我笑著說:“我還有筆,你用吧。”劉洋說了聲“謝謝”后,就把《節目單》遞給身邊的王曉棠和王鐵成,恭恭敬敬地說:“兩位老師,請給我也簽個名吧!”
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末的劉洋,是在電視機前長大的一代,同那個年代的孩子一樣,有著自己喜愛的明星、崇拜的偶像,身邊的這些藝術家們創作的作品、塑造的形象或許早已成為了她的精神根據地。
每每接過劉洋遞過的筆,藝術家們都很吃驚,想不到電視上的“巡天嫦娥”生活中竟是如此樸實謙和,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似的拉著她,親切地問她在太空中的感受,回來后身體怎么樣。特別是演員馮遠征和梁丹妮夫婦顯然沒有料到劉洋也會請他們簽名,正在吃東西的他們,極為認真地擦干凈了手,為劉洋簽好名后,站起身來,拿出自己的照相機,請我幫他們和劉洋一起合影。劉洋在太空中的從容平靜、有條不紊,化作了面前的朝氣蓬勃、真誠可愛,成為每個人的記憶。
4個月后,因為參與電視紀錄片《筑夢太空》的攝制工作,我去北京航天城見劉洋時,我拿出一枚海軍集郵研究會制作的題為《神舟九號飛行乘組凱旋暨中國首位女航天員進入太空》的紀念封。這枚封以和大地相同的淡黃色為底,身穿白色航天服的劉洋正在向歡送人群微笑著揮手致意。
“要我簽名嗎?”劉洋問。“不,是我答應過送你的。”我的回答讓劉洋頗感意外。
一年前,劉洋剛從太空歸來后的第14天,我第一次見她,帶著一枚同樣的紀念封請她簽名。接過這枚封,劉洋端詳了很久后說:“做得還挺漂亮的,我自己都沒見過。”可當時我僅有一枚,就說:“我一定再找到一枚送給你。”“別麻煩了。”雖然劉洋這樣說,但我還是把這件事記在心上。這枚封的發行量只有1000枚,市場上很難找到,過了很久,才從海軍郵友那里又“搶”來了幾枚。
說到這兒,劉洋連聲道謝:“我想起來了,是有這么回事。那真的要謝謝你了。我會好好珍藏的。”臨別時,劉洋突然說:“我們拿著這個封一起合張影吧。”劉洋微笑著提議,談笑間,一份記錄著我與劉洋特殊郵緣的珍貴瞬間因此定格。作者:蘭寧遠【原標題:我與劉洋的航天郵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