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李光潔在想什么?導演處女作《幸福速遞》也許就是答案——
面部涂滿油彩的小丑速遞員,滑稽而孤獨地生活在這座人來人往的城市,輾轉于別人的婚禮喪禮,串起一幕幕可笑可悲的場景:有人因為工作忙無暇照顧腸胃炎的女友而道歉;有人在遺書上告訴出軌的妻子,我不怪你只怪我自己,愿你幸福。
如果不是經紀人夸張的表演、如果不是某前門戶記者的大副照片,如果不是那些令人聯想很多的臺詞,你也許就會忘了李光潔“演員”的身份——但是因為熟悉,你總在某一個角落某一句話里找到他的影子。雖然,他否認,這是他30歲的自傳或者自我剖析。
當我們坐在聚光燈下聊天時,他不再頻繁地皺眉頭,能清清楚楚地算明白劇組的收支費用,甚至討論怎樣的宣傳策略才會更有氣勢。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李光潔或許會讓很多人失望,他們多么希望他依舊是那個憂郁、自閉、耽于理想、思考過度的文藝青年,就像他們曾希望這個起點就是《走向共和》的演員,能迅速走到巔峰位置上一樣。
他不再糾結這些問題。30歲的時候,李光潔拍了這部電影,并且想明白了兩件事:這輩子不會不做演員;人生活給自己的那部分,自己覺得可以就行了。
能懂就懂,不懂你就樂一樂
4個月、10個半小時素材、888個鏡頭,李光潔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覺得能把這電影做完已經是勝利。“即使一片罵聲,都是可以接受的。第一部導演的作品,我覺得更多是誠意。甚至有人說,李光潔你還是別干導演了?不用你說,我已經這么想了。”
小丑是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左眼畫著太陽,右眼淌著眼淚。這本來是一個“形式感”的構想,在李光潔看來,讀圖時代你不做點夸張的事兒,根本沒人關注你。不過當他去街上拍的時候,發現哪怕是這樣一個造型夸張的小丑,其實也沒幾個人去圍觀——人們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過去就過去了”。
小丑有個名字叫601,令人聯想起一部講述明星電話被曝光的電影。李光潔給出的解釋是6+1=7,他說你別把我弄復雜了,其實就這么簡單,7電影是這些電影的總概念。
小丑的愛情是電影的敘事線。“這是人類的命題,我沒得選”,李光潔笑了笑,右眼角的地方有塊疤特別明顯:“而且我不認為我摔完一跤以后,就在地上趴著不起來了。”
他一直在說,別把這部電影看得那么深奧:“它就是一個劇情片,就是一個我這樣的人,在中國的這個行業里面,呆了這些年之后,在三十歲的時候,做了一次導演,拍的這么一個東西。盡量地替觀眾考慮,增加它的可看性,讓這個片子變的有意義,僅此而已。”
盡管在最初的創作階段,他也有著初體驗的野心,和掌握話語權的傾訴欲:“太想把很多失敗、挫折、懷疑、憤怒、愛情等等這些濃縮到這一個電影里面”。做著做著,他發現就像人生一樣,很多時候真的是需要做減法,而不是加法。
他意識到渴望理解的想法挺傻的:“我不會告訴你,這是一個凳子,這是一個椅子或者是一張床。你看完你覺得怎么樣就是怎么樣。你的意見大于我的意見,如果你看完之后得到的答案,和我想表達的契合了,我會特別高興。如果沒有契合,我也不奇怪,也不失落。”
“你永遠不要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因為沒有人可以理解。像作品一樣,能懂就懂,不能懂你看完一樂或者一哭就行了”——李光潔導演語錄。
每一句話都是我想說的
“我能擁有您們這幫親人朋友,陪我走完這一生我感到無比開心和幸福。”
“我知道在我沒有陪你的時候,你有了他。我沒有說你,請你把頭抬起來,我沒有怪你們,我只怪自己沒有更好的陪在你身邊,陪在我心愛的人身邊。”
“親愛的,不要以為你說的話我從不記得,其實你的每一句都重重的留在我心里……有一次你和姐姐去看《阿凡達》結果腸胃炎犯了去醫院,我當時正在山西出差,我心里的著急和擔心沒有人知道,我特別恨自己沒在你身邊照顧你。”
這些都是電影里的臺詞,李光潔說,每一句都是他想說的,不然寫著干嘛?
我說挺有風險的,有人會去往上套。李光潔沉默了小會兒,說,你真會聯想。
30分鐘的片子里,他的朋友、經紀人挨個亮相。在李光潔最落魄最窮困的時候,他們請他吃飯喝酒打球;在他做導演時,他們來客串累得個個兒沾著長條椅就著。李光潔覺得這么比,他的人生已經很幸運,尤其是在這個人情淡漠的圈——1年前,探班《杜拉拉升職記》時,他曾經說過自己的幸福定義:有工作,身體健康,有三兩知己,足矣。
這些朋友里,其中有一個以前曾做過記者,客串了一個幾乎沒有臺詞的角色,一個趴著的鏡頭拍到了深夜,爬起來用余力告訴他:“誰要再說演員賺錢容易,我就抽死誰!”李光潔被逗樂了,勾畫出了一副藍圖:“我要是再拍戲,就把全中國的記者都請來演一回。”
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彌漫著一種悲傷的氣息,結局卻蘊含著希望,還是會讓人想起李光潔這個人。我說你其實是悲觀的,卻拼命告訴自己要相信未來,李光潔臉上沒有表情:“就跟越是自信的人,其實內心越自卑一樣。但我覺得,藝術一定要給人希望。”
這個類似幸福的結尾,其實很戛然而止,看過的人有多重解讀。
他對此很得意:“為什么什么事兒都得有結果?人生很多事兒就是沒結果。”
“這不是我的自傳,這只是我編的一個故事”——李光潔導演語錄。
為什么人生不能往下走?
搜狐娛樂:很多人曾經看好你的,畢竟處女作就是《走向共和》。
李光潔:看待一個演員,他不是立竿見影,很多人會覺得失望,是因為我們看到太多立竿見影的例子在了。但我舉個例子,王學圻老師,你怎么評價?你能說他中間的這么多年,就是失敗嗎?肯定不是。
搜狐娛樂:什么時候才會遇見下一個《走向共和》?
李光潔:下一個姜文,出現都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后了。所有事兒都分大年和小年,就和種莊稼一樣,今年可能收成好,明年收成不好,不能年年都是收成好。
搜狐娛樂:觀眾忘了你怎么辦?
李光潔:演員一定要耐得住寂寞。這種思想我一度懷疑過,但我后來發現這句話適用于任何行業。如果大眾現在認為我是在往下走,也可以的,為什么人生不能往下走呢?為什么永遠是一條直線,為什么不是螺旋式上升,哪怕是螺旋式下降呢?
搜狐娛樂:你的野心是什么?你從來沒有談過。
李光潔:野心越大其實越難過。我沒有想過成為怎樣的演員,是因為我不知道怎樣的演員,是什么樣子。他們也有他們的痛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