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恩茂今年65歲,家住鄭州市生產路,是省地質局的退休職工,他家一間屋子里裝的都是各種版本的《紅樓夢》。
從20多年前起,他就開始收藏了,“我特別喜歡《紅樓夢》,有空就到書店和古玩城淘,看見不同的版本就都買回來。”張恩茂說,1987年他遇見了非常珍貴的“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這本書全書只有16回,大部分都已散落,里邊有脂硯齋的點評。那本書定價4.05元,他省吃儉用了幾個月買了3本,當時4元錢夠他半個月的生活費。
后來遇到不同的版本,張恩茂都會買回來。到現在為止,他已經收藏了各種版本的《紅樓夢》1050種,有清末的,有民國時期的,其中線裝版28種,影印本30多種,精裝282種,其中還有比較珍貴的手抄本的影印件,其中一份光緒年間的版本,他更是愛如珍寶,用個精美的盒子裝起來。現在,他光花在收藏書上的錢就用了5萬多元。
今年以來,張恩茂覺得光收藏書還不過癮,就自己創作了幾種新版本。
他用漢白玉和名為“藍鉆”的石頭雕刻成了書盒,上書《紅樓夢》和《石頭記》,這個書盒重30多斤,長50厘米,寬30厘米,厚12厘米,這個厚度是他特意定的,取金陵十二釵之意,而最讓他滿意的,是用一種石金砂雕刻成的書盒,有這個“藍鉆”的四倍大。用石頭做書盒,張恩茂說一方面有《紅樓夢》原名《石頭記》的意思,一方面書放進去更利于收藏。
同時,他自己把收藏的書復印了,還做成各種極小的袖珍本,便于隨身攜帶,其中最小的袖珍書可以放到耳朵里,系上繩子可以做成扇墜,里邊收錄了《紅樓夢》里的主要詩詞,包括361字的《葬花吟》。
張恩茂說,他關注《紅樓夢》的版本更甚于這本書本身。“收藏這些書,我覺得特別高興,特別有成就感。”記者 李肖肖 實習生 殷婷婷/文 楊東華/圖【原標題:老人自制袖珍版紅樓夢可放至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