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金牌
“放棄”男雙意味深長
“男雙金牌,你們有能耐就去搶。”巴黎世乒賽,國乒向世界發出了這樣一個明確的信號。對此,劉國梁總教練也是毫不掩飾,“我們有丟金牌的準備。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有的人看眼前,有的人看長遠。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當你得到一些的時候,可能就會失去一些,關鍵是看怎么選擇。”
郝帥/馬琳、王勵勤/周雨、陳玘/方博,三對新老搭配的組合,一個“意味深長”的信號。論實力,國乒這3對男雙組合分列1至3號種子,無疑依舊是金牌最有實力的爭奪者。但換個角度看問題,把曾經最強的組合拆分,這無疑給國外選手提供了沖擊冠軍的機會。畢竟,在更講究配合默契的雙打項目上,完全以老帶新實際上就意味著“自廢武功”。對此,劉國梁就坦言,“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想讓年輕隊員能夠在大賽中得到鍛煉,另一方面也是想讓比賽更有看頭。”
為了讓比賽更有看頭,國乒這次絕對誠意十足。要知道,自1993年世乒賽至今,20年來中國男乒始終未讓男雙金牌旁落。而此次甘冒這樣的風險,國乒也是用心良苦。“我們如果一直包攬,路會越走越窄。真的要是乒乓球離開了奧運大家庭,所有乒乓人怎么辦?沒這個舞臺,整個項目都沒了,才是徹底的失敗。”
求共贏
“乒乓外交”力度十足
“除了比賽,還有項目的推廣等很多工作需要我們去做。我會和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乒乓球隊總教練進行交流,看看怎樣能把中國隊的資源,更好地拿到世界乒壇上與大家共享。”談到本屆世乒賽的目標時,劉國梁表現出了遠超勝負的大局觀。
無須諱言,在中國隊一家獨大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在世界范圍內推廣乒乓球運動,已是擺在國乒面前最緊迫的現實問題。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僅靠一時的“讓金牌”,顯然讓不出乒乓球運動的光明前景。為此,步入“三次創業”的中國乒乓球隊,高度重視“乒乓外交”自然也在情理之中。此次巴黎世乒賽期間,中國乒乓球學院院長施之皓,院長助理張怡寧等人就將赴歐洲考察,以期推動中歐合作辦學。而受國際乒聯之邀,劉國梁將在國際乒聯大會上就“跨協會配對”的設想做進一步說明。此外,劉國梁還將針對中外高水平運動員合作訓練的問題,與德國、法國等乒乓球傳統強國的主教練進行溝通。如果最終的訓練營真正能夠達到強強對抗的效果,這對歐洲高水平運動員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
對此,劉國梁就表示,“從戰略上,中國的人才很多。通過國際推廣讓大家都能參與進來,這項運動才能更好玩。如果只是我們自己在做,大家都不配合的話,那就沒什么意思。而如果大家都來了,卻沒嘗到什么甜頭,那人家憑什么跟你一起玩。”
王者的氣局
杜若
世乒賽戰火點燃,不難想象,中國乒乓球隊會又一次證明王者之師的實力。然而,比多拿幾個冠軍更值得欣喜的是,中國乒乓球隊已經不只是在考慮多拿冠軍,而且在思考著如何推動乒乓球運動在世界范圍的更好開展。
中國乒乓球隊總教練劉國梁在出征前接受采訪時笑言,自己對于誰拿冠軍并不關心,他將會在世乒賽期間與國際乒聯和各國乒協加強溝通,商討推動乒乓球運動開展的舉措。在劉國梁的力推下,上個月的韓國公開賽中,中國選手分別與韓國選手、法國選手跨國配對參賽,這一舉措引起國際乒聯高度關注,也被視為推動其他國家乒乓球開展的良策。在本次世乒賽期間,劉國梁將坦言將就此與國際乒聯溝通,希望能在世乒賽等更高水平賽事中允許跨國組合,以此來帶動其他國家乒乓球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中國乒乓球隊還希望通過與國外聯合培訓隊員、舉辦高水平商業比賽等方式,來提高乒乓球水平,并擴大乒乓球運動的影響力。
關于乒乓球項目將被奧運會取消的消息,已經出現過好幾次了,盡管每一次中國人都虛驚一場,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乒乓球運動所面臨的危機。由于中國隊一家獨大,乒乓球運動在世界范圍內的受關注度在降低,如何扭轉這一局面,是國際乒聯的頭等大事,而每一次國際乒聯推出的舉措,則往往會被解讀為“限制中國乒乓球隊”。與以往相比,這次以劉國梁為代表的中國乒乓球人主動出擊,為推動乒乓球運動在世界范圍的更好開展出謀劃策,這也顯示出中國乒乓球人對于乒乓球運動的高度責任心。
體育競賽,并不僅僅意味著爭金奪銀。如果中國乒乓球人都站在推動世界乒乓球運動更廣泛開展的高度,提出切實可行的舉措并積極參與其中,那么其意義遠勝于金牌和冠軍獎杯,也更能顯出世界乒乓球王國的王者氣局。記者張勇【原標題:劉國梁:推廣比金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