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配對打雙打,是國乒總教練劉國梁提出的新點子,韓國公開賽是實施的首秀。首秀現場,由于缺少磨合,六對中外組合既有踩腳的尷尬,也有雞同鴨講的混亂,大家滿頭大汗,心情無一不緊張興奮。賽場外,始作俑者劉國梁舒舒服服地靠在椅子上,歪著脖子,鴨舌帽下時不時露出滿意的竊笑。
盡管新點子并沒有得到所有協會的支持,比如日本和新加坡,但在這次比賽中的反響卻很不錯,韓國乒協會長賽后就找到劉國梁表態男雙前三名獎金韓國隊一分不要,為的就是爭取下一次和中國隊配對的機會。國際乒聯主席沙拉拉也迫不及待地發郵件給中國乒協,稱韓國公開賽期間,跨國配對一事得到了海外媒體的大量關注和稱贊。“劉國梁這個主意非常好!”沙拉拉再次重復他一周前便在廣州說過的贊美之詞。看來,“橋王”劉國梁這次又成功了!
注:“橋”字在粵語中為“點子”之意
從小就是人精
劉國梁是鬼點子大王,這點乒壇無人不知。在他登上帥位至今的十年,大家甚至難以想象從他的腦袋瓜子里為何總能不斷迸發出各種奇思妙想。但熟悉劉國梁的人都知道,劉國梁打小就是個人精,總會想方設法達到自己的目的。
10歲時的劉國梁有件趣事,剛剛加入八一隊的他心氣很高,總想找高水平的大隊員打球,但大家都沒把這個小不點當回事。為了逼對方使出真材實料和自己較量,劉國梁想出了一個法子,就是每次和大隊員打球都定下一個彩頭,誰輸誰負責買飲料。于是劉國梁變得很搶手,大家都使出真才實學來和他較量,一段時間后,劉國梁的球技扶搖直上,從過去被讓10分,到后來頂多只被讓7分。
進入國家隊后,劉國梁也因為點子多、好玩而被推崇為“大哥”,他曾慫恿室友孔令輝向當時的主教練蔡振華謊報訓練量,最終被蔡振華識破而雙雙被降入二隊。不過做事滑頭、略帶痞氣的他,卻偏偏最終被蔡振華選中作為接班人。“只有曾是隊中的大哥,轉換到教練時才會知道手底下的隊員在想什么。”后來蔡振華如此解釋。
劉國梁曾經說過,自己是一個有激情的人,而且是一個能夠把壓力轉換為激情,甚至是快樂的人。正因為這種激情,才能點燃他的腦細胞,從而活躍整支球隊。
創意靈感泉涌
有人說,劉國梁作為蔡振華的嫡傳弟子,很多思維傳承自師父蔡振華。他上任后的一系列變革動作,也確實是蔡振華“創業”方針下的產物。不過相比蔡振華“養狼”計劃下的作為,劉國梁的改革更加大刀闊斧,符合時代的特點。
比如將隊內選拔賽以公開透明的直通賽方式呈現在電視上,開設直板橫板大戰,將網絡投票引入選拔賽,由觀眾投票決定晉級的隊員,開創“血戰到底”的賽制,以及這次跨國配對的點子,無不反映劉國梁日益開放的心態和搞活乒乓球的決心。“你是乒壇老大,憑什么別人會愿意跟你一起玩?所以還是要放低姿態,學會讓別人嘗點甜頭,這個就需要我們心胸更寬一些,眼光更廣一些。”這是如今劉國梁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同時,在創意推廣的細節方面,劉國梁也從不怠慢疏忽。今年男子直通賽最后一個階段,在鎮江的某場比賽開始前,電視轉播信號遲遲未到,坐在評述席上的劉國梁靈機一動,差遣王勵勤和馬龍臨時上陣演出一場妙趣橫生的墊場賽,馬龍的胯下擊球、王勵勤的球拍吸球絕技無不引來陣陣掌聲。
面對球迷,劉國梁也有新舉措——直通賽后,劉國梁當了一回半夜雞叫的周扒皮,將晉級的男隊員一早從被窩里拉出來,陪伴由微博號召而來的女球迷晨跑。這股新風確確實實拉近了過去高高在上的國乒與球迷之間的距離。又比如直板橫板大戰,輸贏從來不是劉國梁的初衷,賽前向網友征集對陣圖,邀請波爾、柳承敏等國際球星的太太團來觀戰,包括自己也出動了太太和雙胞胎女兒等等,盡力達到比賽娛樂化和話題性十足的目的。“無論直板輸了,還是橫板輸了,大家心里都不會服,將來還有得打, 直橫對決 是恒久的主題。”劉國梁脖子一歪,點子如泉涌。
在改革路上一往無前的劉國梁也從不畏懼爭議和輿論。網絡投票就曾引發輿論的一地雞毛,有爭議有謾罵,甚至引發“刷票”丑聞。對此劉國梁卻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頭,“不是有這么一句話嗎?叫 譽滿天下,謗滿天下 ,沒人理你,你才真輸了!”
執教情商極高
2003年,剛剛退役的劉國梁曾走進上海交通大學攻讀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在交大時,劉國梁寫過一篇論文,題目叫《球隊中的人力資源》,他也學以致用,在治軍過程中很有自己的點子。而超強的洞察力則是他各種治軍點子的源泉。
27歲當上男乒主教練,37歲成為國乒總教練,劉國梁歲數不大,卻在隊內有很高的威信,很能服眾,除了魄力和胸懷外,也與他能準確抓住每個隊員的心理,因材施教有關。比如對待老隊員馬琳,劉國梁就下得了狠手。某次馬琳和陪練比賽,由于劉國梁故意吹了個黑哨,馬琳打起了情緒球,被罰跑一萬米。后來馬琳和劉國梁較上了勁,午飯不吃,一口氣跑了一萬兩千米。
得知情況后的劉國梁想出了和馬琳“賭球”的點子,拉馬琳和陪練再打兩場,如果馬琳繼續輸球,馬琳和自己各賠5千元獎勵給陪練。結果馬琳拼得非常厲害,雖然最后體力透支還是輸掉了比賽,但后來馬琳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沒有那次的刺激,也就沒有后來北京奧運會上的奪冠。
在乒乓球的采訪中,劉國梁的采訪是記者最為期待的,因為每次他都會妙語連珠,點評弟子時仿如拉家常般的幽默語氣,常常會成為記者文章中的興奮點。但其實劉國梁如此的應對不光是為了取悅媒體或是博取曝光度,他說的每句話都是基于對麾下球員的了解,進行的有針對性的敲打。比如他在不同場合夸獎王勵勤,有著在隊里樹立榜樣的目的。比如張繼科性格浮躁豪放,劉國梁便會特意打壓,不使其鋒芒太露。近期張繼科頻頻輸球,“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令人非常失望”、“懶得說他了”,這些一次比一次狠的語言明顯就是對張繼科的刺激。但對于基本功扎實、技術全面,但性格內斂的馬龍,劉國梁就會更多給予鼓勵,提高他的自信。
有人曾問過劉國梁,如何能夠擁有源源不斷的創新點子,劉國梁歪著脖子,雙手抱肩,緩緩說道:“我堅信,人的夢想有多大,擁有的世界就有多大。成功與否沒人能預測,但敢想、敢做是基礎。”羊城晚報記者 蘇荇【原標題:橋王劉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