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見陳中了,說好今天上午在五道口的一家咖啡館碰頭。三十分鐘后,她終于出現(xiàn)了,有點小喘,及肩長發(fā)微微燙卷,打了粉底、涂了唇彩、淡淡描眉,一系黑色中長款羽絨服,搭配搶眼的牛仔褲加尖頭皮鞋,笑容依舊。
“我找不到這家咖啡廳,轉向了。”聲音依舊清澈,她笑著坐下,身材沒變、臉也沒胖,一如當年——183公分的身高、72公斤的體重,四年前如此,現(xiàn)在當了兩歲孩子的媽媽還是如此。
陳中,中國跆拳道第一個奪得奧運金牌的選手,第一個成功衛(wèi)冕奧運冠軍的選手,第一個獲得“金滿貫”的選手,30歲,半年前剛結束美國的學習生活回到北京,正在為下一步做著計劃。
“我很滿足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晨晨(陳中的兒子)每天都膩著我,一見我就又親又啃的,現(xiàn)在可好玩了。”笑容逐漸在她清瘦的臉上擴大、蔓延開來,唯有“幸福”二字能夠形容她此刻的心情,接著她遞過手機里面是晨晨的視頻,“你看,這是他第一堂跆拳道課的視頻。”
“誰是啊?”記者指著手機里三個身著白色道服、剛有教練腿長高度的小朋友問道,三人立正站好等著教練發(fā)號施令,不過由于拍攝角度的問題只能見到背影。
“最后一名的就是。”陳中樂道,“他是其中跑得最慢的一個,然后跑回來就自覺地靠墻站去了。”
只見晨晨身著以蹦蹦跳跳往前跳,印象中那是他自打出生以來最喜歡的一個動作,屈膝使勁兒往上蹦,不過這一次因為是往前跳,方向發(fā)生改變后晨晨尚未適應,從而影響了速度,看上去似乎也不夠協(xié)調(diào)。
“誰說我家兒子不協(xié)調(diào),這是他第一次上跆拳道課,已經(jīng)很好了,慢慢來嘛。”陳中樂道,看著兒子不協(xié)調(diào)的身姿,作為奧運冠軍的她忍不住要正言兩句,“他可喜歡跆拳道了,跟他爸去隊里玩得可開心了,還會掰著手指頭學他爸‘1、2、3’發(fā)口令呢。”
陳中說,她從來沒有考慮過一定要讓晨晨成為跆拳道或者其他什么體育項目的專業(yè)選手,不過,只要晨晨喜歡,她不會阻攔。作為母親,陳中坦誠,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很容易被溺愛,也很容易通過一些不正當?shù)氖侄芜_到目的,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不管將來干什么,都要從小參與一項體育活動,不管跆拳道還是打球,讓他從小在運動的挫折中學會承受、學會正確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態(tài)度,這種鍛煉只有體育運動中才會得到,這也是體育帶給她最大的感悟之一。記者肖苑玫【原標題:專訪陳中:兒子喜歡跆拳道 不強求他從事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