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仲美傳略(上)
2013/8/27 16:40:1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蔡仲美原名蔡良芬。一九00年出生在河南省固始縣張廣廟北的草河頭。兄弟四人,仲美行三。其父蔡少海,為人正直,在當地頗有名望,常為人排憂解難,說公了事 。母親游氏,忠厚老實,一生從事家務勞動,是個純樸善良的農家婦女。
仲美一九0七年開始上學,初入草河頭塾館,從塾裴俊生先生。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幾年工夫,就熟記了大量的古詩、古文,而且有獨到見解。他很尊重被人們稱為“小圣人”的裴老先生,但對老師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很不滿意。他喜愛讀書,更喜歡獨立思考,他不滿足于老師要求的背誦,十分注意對會背誦詩文的理解,他有時背誦文章或詩句讓老師解釋,有時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讓先生回答,常常弄得只會咬文嚼字的先生十分尷尬。
一次,裴先生讓學生寫作文,題目是秦始皇修萬里長城,許多學生抓耳撓腮,不知如何下筆,而蔡仲美思路開闊,文思頗好,他先從秦始皇修萬里長城抵御外部侵略方面所起的作用和歷史功績寫起,而后描述了修筑萬里長城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用“舉目長城望,兩眼淚汪汪,千里中原地,十室九遺孀”的千字文作為文章的結束語。他的這篇習作既歌頌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勞動人民的偉大,又把封建統治階級的兇狠殘忍揭露的淋漓盡致。文章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一九一四年,蔡仲美入泉河鋪正直鎮高小讀書。該校國文教員江夢霞(我黨早期黨員,開封黨組織創始人之一,畢業于河南省優級師范)。受辛亥革命的影響較深,憂國憂民,立志改革,謀求改造社會之道,常常利用課堂向學生灌輸愛國思想,教育學生要立志“為國盡忠”。蔡仲美非常崇拜江老師,因而更加勤學好問,刻苦努力,除了在課堂認真聽講外,還利用禮拜天,到江老師的住室里,請教問題,借閱一些進步書刊、雜志。師生在一起談古說今,抨擊時弊,抒發對社會的不不滿。結下了很深的友誼。
一九二0年,蔡仲美為開闊視野和探索人生的道理,經江老師介紹,考入河南省開封師范學校職工科(主要學習美術、音樂)。職工科結業后,又在該校普通班修業二年。
其時的省會開封,是軍閥盤踞和爭奪的要地,戰禍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省立開封師范創辦于光緒年間,是一所辦得很好、頗有名氣的學校,特別是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尋求真理,向往革命的志士仁人與日俱增,宣傳馬列主義的書籍《社會主義史》、《馬克思資本論入門》、《社會主義研究》、《馬克思經濟學說》、《科學社會主義》等紛紛傳入。學校的面貌為之一新。蔡仲美在此期間,開始接觸進步書刊,接受馬列主義思想。他除了正常學習以外,最喜歡到圖書館去,在那里他博覽群書,大開眼界,獲得多方面的豐富知識、他時常在課余和同學們交談讀書心得。熱烈討論學問;和一些進步人士一道提倡科學民主,反對封建盲從;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白話文,反對舊八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禮教;力主革新時政,抨擊封建弊政。注意細心觀察社會,認真思考問題,探索中國變革之路。
一九二四年秋,蔡仲美應聘到省立潢川七中任教。潢川是當時的第九行政所在地,是豫東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七中是這里的最高學府。他到七中后,首先認識了進步教師、教務主任吳丹坤等。他和吳丹坤一起力圖改變腐朽的校風,利用工作之便,組織課外美術、音樂活動和讀書小組。組織學習閱讀《新青年》、《向導》等進步書刊,經過一番努力,學校果然發生了一些變化,學生學習、探論問題的風氣逐漸濃厚。校園也慢慢活躍起來,年級、班、小組都辦了壁報、墻報,擴大和豐富了學生生活。這些壁報、墻報的刊頭和插畫都由仲美親自設計繪畫。他還和進步教師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潢川城的潢川大橋下有一個個大小不等、高低不一的窩棚,住著許多乞丐,他們有意將學生帶到那里,讓學生觀察社會,了解社會,組織他們談體會,寫感想,于是校園里的壁報《怪現象》、《稀奇事》中,出現了《救救乞丐吧》、《遏來這么多乞丐》的文章。學生們在蔡老師的主持下,還進行了諸如為什么種地的人無飯吃?蓋房的人無房住?為什么女子要纏足,要“三從”等問題的專題討論。
吳丹坤、蔡仲美等還編寫了一首《潢川青年志氣強》的歌,在學生中廣為傳唱:
潢水黃,潢川青年意志強,意志強啊,團結起來建設我們的家鄉。
潢水黃,流向遠方迎朝陽,迎朝陽啊,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
潢水黃,流向農田滋禾粱,滋禾粱啊,養育我們可愛的家鄉。
潢水黃,激浪滾滾后浪涌,后浪涌,前進!前進!誓把一切腐朽污穢沖涮洗,重見我們錦繡江山,前進!奮勇前進!
這時的潢川省立七中師生中追求進步與光明的漸漸多起來,師生中的許多人后來成了共產黨員、堅強的革命戰士。
一九二五年蔡仲美返回開封,在省立女子中學任教。省立女中是一九二四年剛從私立北倉女子中學分出來的。教職人員是從各地新聘請來的,學生是新招的,便于開展工作。“五•卅慘案”的消息傳來,中州大地,尤其省城開封迅速掀起了反帝愛國運動的熱潮。仲美和一群愛國的熱血青年上街游行示威、演講,并赴省署、督署請愿。“五•卅”慘案的事實教育了仲美,同時也激發了他對帝國主義的強烈仇恨,對封建軍閥的憤慨。他更加專心致志地學習《向導》、《中國青年》和《唯物辯證法淺說》、《政治經濟學概論》、《帝國主義淺說》、《社會科學概論》、《資本論入門》等,從中汲取營養,探索救國救民之道,逐步由一個進步青年轉變為信仰馬克思主義,宣傳共產主義的戰士。
一九二六年,河南督辦岳維峻公開反共,黨的活動困難。三月,吳佩孚部重占中原,河南革命形勢更加惡化。開封的黨團積極組織骨干力量和國民黨右派作堅決的斗爭。就在黨最困難的時候,蔡仲美經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立志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入黨后他更加積極地為黨工作,他根據黨組織的安排,利用暑假舉辦文化補習班,把北倉女中、省立女中上學的固始籍和固始鄰縣的學生組織起來,傳授知識,宣傳革命道理,經過他的教育,梁義珍、吳維潔等一批女同志后來都成為堅強的共產黨員,為革命培養了一大批骨干力量。
一次.北倉女中學生梁義珍上街演講,揭露“西山會議派”的陰謀,宣傳我黨提出的打倒省議會,推翻代議制,組織全省人民代表大會等主張。剎時軍警沖入人群,妄圖逮捕演講者,仲美見義勇為,智與軍警周旋,和敵人據理力爭,待參加講演的梁義珍和一批同志安全脫險后,他才穿街越巷突出重圍。
又一次,開封城內傳出共產黨要舉行一次大起義的消息,起義者的標記是背上帖有小白紙條,消息很快傳遍了古城,敵人慌了手腳,派出大批軍警加強了戒備。就在起義前的兩個小時,仲美和一些同志分別以問路等形式為掩護,將白紙條貼在一些軍警和官吏的背上。天黑后,大批敵人紛紛出動,搜捕背上帶白紙條的暴動者。結果捕到的竟都是自己人,弄得他們狼狽不堪,釀造成了一出狗咬狗的鬧劇。原來“共產黨要舉行起義”的消息是蔡仲美領導的地下黨組織有意戲弄敵人的把戲。
仲美在開封的活動,引起了敵人的注意,特務密探到處搜捕他。一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固始網 20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