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與徐海東率部進入羅山縣失堂店一帶,恢復和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
7月17日,與徐海東一起指揮長嶺崗戰斗,將東北軍一一五師兩個團全部打垮,殲敵五個營,繳獲大批武器彈藥。
8月,紅二十五軍轉戰于皖西北地區。
9月4日,遠程奔襲攻占太湖縣城。隨后轉入英山縣陶家河地區,恢復創建根據地。
11月4日,省委在葛藤山地區收到鄂東北道委鄭位三來信,建議省委率紅二十五軍轉回鄂東北,研究今后行動大計。省委當即決定率紅二十五軍奔赴鄂東北。
11月11日,參加省委花山寨會議。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討論決定紅二十五軍向平漢鐵路以西實行戰略轉移,創建新的革命根據地。
11月16日,與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率紅二十五軍由羅山縣何家沖出發西進。從此開始長征。
11月26日,在方城縣獨樹鎮遭敵龐炳勛部堵擊,吳煥先身先士卒指揮部隊奮勇作戰,終將敵人擊退,使部隊轉危為安,得以進入伏牛山區。
12月8日,紅二十五軍經由豫陜邊鐵鎖關進入陜南,于三要司殲滅敵四十二師一個營。
12月10日,參加省委庾家河會議,決定在鄂豫陜邊創建新的革命根據地。鄂豫皖省委改稱鄂豫陜省委。是日,敵六十師陳沛部跟蹤突襲而來,戰斗中程子華、徐海東均負重傷。吳煥先繼續指揮戰斗,英勇反擊敵人。經過二十多次反復沖殺,終將敵人擊退,使部隊又一次轉危為安,得以在陜南境內站住腳跟。
1935年(二十八歲)
1月9日,率部攻克鎮安縣城。戰后,乘勝在鄂陜邊創建新的革命根據地。
1月中旬,敵人以十一個團的兵力,對我軍發動第一次“圍剿”。
2月1日、5日,吳煥先率部于柞水縣蔡玉窯、藍田縣葛牌鎮,給敵一二六旅以沉重打擊,兩次戰斗殲敵三個多營。
2月19日,參加省委鄖西會議。會議就“紅二十五軍能否在鄂豫陜邊區單獨創建根據地”問題,進行了一場重要的思想斗爭。吳煥先堅決反對主張入川的錯誤思想。
2月下旬,為配合紅四方面軍作戰,紅二十五軍由鄖西地區西進,一路連克寧陜、佛坪兩座縣城。
3月10日,率部到達華陽地區后,于石塔寺打垮尾追之敵陜軍警二旅兩個團,斃傷俘敵團長以下六七百人。戰后,領導開辟了華陽根據地,建立華陽游擊隊。
4月9日,與徐海東一起指揮九間房戰斗,殲敵陜軍警三旅大部。至此,徹底粉碎了敵人的第一次“圍剿”。
4月中旬,省委在葛牌鎮召開擴大會議。會議改選了省委,徐寶珊為書記,吳煥先當選為副書記。
4月18日,紅二十五軍攻克洛南縣城。戰后,乘勝開創了豫陜邊革命根據地。
5月9日,徐寶珊同志因病去世,由吳煥先代理鄂豫陜省委書記。
時值東北軍第六十七軍等中相繼開入陜南,敵人總共以三十多個團的兵力,對我軍發動第二次“圍剿”。
5月下旬,在鄖西地區召開省委會議,研究部署第二次反“圍剿”作戰方針和計劃。
6月16日,紅二十五軍遠程奔襲荊紫關,繳獲大批軍用物資。
7月2日,與徐海東一起指揮袁家溝口戰斗,全殲尾追之敵陜軍警一旅,斃傷俘敵一千七百余人,活捉敵旅長唐嗣桐。
7月13日,紅二十五軍北出終南山,威逼省城西安。
7月15日,為配合紅軍第一、四方面軍的北上行動,吳煥先在長安縣豐峪口主持省委緊急會議,毅然決定率領紅二十五軍西征北上。
7月16日,紅二十五軍從豐峪口出發西進,繼續長征。
7月17日,吳煥先連夜向中共中央寫了題為《關于紅二十五軍的行動、個別策略及省委工作情況的報告》,交由石健民呈報中央。
7月30日,吳煥先給鄭位三、陳先瑞等寫了指示信,決定將鄂陜、豫陜兩個特委合并,統一領導鄂豫陜邊革命根據地和留下的武裝力量,繼續堅持鄂豫陜邊的游擊戰爭。
7月31日,紅二十五軍占領川陜公路要地雙石鋪。吳煥先根據敵人口供和《大公報》所載消息,遂決定部隊進入甘肅境內,以威脅敵人后方,策應主力紅軍的北上行動。
8月3日,攻占甘肅兩當縣城。繼經利橋鎮轉向西北,占領天水縣城北關。
8月11日,紅二十五軍北過渭河,占領秦安縣城。繼而威逼靜寧,截斷西(安)蘭(州)公路。
8月15日,紅二十五軍進駐回民地區興隆鎮。吳煥先及時制定了“三大禁令、四項注意”,并親自拜訪清真寺,贈以匾額和禮品,深受回族宗教人士和群眾的擁護。
8月17日,攻克隆德縣城,殲守敵一個營。戰后,連夜翻越六盤山,相繼占領三關口等地,直逼平涼城下。
8月20日,由平涼以東的四十里鋪南渡過涇河,繼續沿西蘭公路東進。于馬蓮鋪擊退尾追之敵第三十五師三個營。
8月21日,為進一步牽制敵人,探聽主力紅軍的北上動向,紅二十五軍南渡涇河支流汭河。時值大雨傾盆,河水猛漲,敵三十五師二O八團突襲而來,我后衛部隊背水作戰,情拋十分危急。在此時刻,吳煥先帶領百余人攀登陡崖,插入敵人側后,猛烈反擊敵人。戰斗中,吳煥先不幸壯烈犧牲,全體指戰員無不悲痛落淚。
在此以后,紅二十五軍即與陜北紅軍會師,勝利完成長征,英勇善戰的紅二十五軍,終于實現了吳煥行生前所作出的戰略決策,成為紅軍長征中先期到達陜北的第一支隊伍,并以新的戰斗勝利,迎來了黨中央和中央紅軍,終于實現了吳煥先政委的意愿!【原標題:吳煥先烈士紀念碑碑文和生平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