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青春勵志故事:吳煥先——紅二十五軍“軍魂”

2013/8/28 18:06:35 點擊數: 【字體:

    在甘肅省蘭州市華林山烈士陵園有一座紀念碑,它是1985年為紀念犧牲在甘肅的紅二十五軍政委吳煥先烈士建立的,上面鏨刻著經中共中央原總書記胡耀邦同志批示,由胡啟立、胡喬木、胡繩同志修改審定的紀念碑文。 

青春勵志故事:吳煥先——紅二十五軍“軍魂”
吳煥先烈士紀念碑文 資料圖

    吳煥先是黃麻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紅四方面軍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932年紅四方面軍西征后,他主持重建紅二十五軍,先后擔任軍長、軍政委,獨立堅持根據地斗爭,1934年11月,率部從河南省羅山縣開始長征,1935年8月21日,時任鄂豫陜省委代理書記、紅二十五軍軍政委的吳煥先,在甘肅省涇川縣四坡村戰斗中,為掩護主力部隊突圍而壯烈犧牲,時年28歲。

    在領導鄂豫皖根據地的斗爭和長征入陜的過程中,他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是公認的紅二十五軍“軍魂”。至今,在鄂豫皖革命老區和長征路上,還流傳著英雄先烈吳煥先的故事……

    毀家紓難的革命者

    上世紀20年代,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運動,激發了正在求學的吳煥先的愛國熱忱,他開始走上革命道路。

    1926年初,19歲的吳煥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家鄉發展和建立黨的秘密組織,組建農民協會。同年秋,他將幾家佃戶、債戶請到家里,向他們宣傳革命思想,并當面燒毀了他們的租地契約和債務借據,這在當地引起很大轟動。人們奔走相告,農民交口稱贊,地主惡霸卻對他恨之入骨。這年冬天,極端仇視農民運動的地主豪紳,勾結土匪和“紅槍會”反動武裝二百余人,殺氣騰騰直撲直撲吳煥先家所在的箭場河鄉四角曹門而來,聲言:“踏平箭場河,血洗四角曹門,滅絕吳煥先全家!”吳煥先父親、大哥、大嫂和他們不滿半歲的孩子、二哥和五弟慘死在屠刀之下,只有母親、二嫂與侄女榮榮、四弟幸免于難。吳煥先聞訊趕回家時,所看到的除了幾具血肉模糊慘不忍睹的親人遺體外,就是一張特大告示:“捉住吳煥先,賞銀洋三千!” 在料理喪事時,他含淚向鄉親們說:“這個血債早晚要血償。我吳煥先破家革命,一不做二不休,就是要革命到底,寧死不屈!”

    劫難過后,吳煥先投身于工農革命的歷史洪流之中。1927年領導了黃麻起義。1931年5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十二師政治部主任,11月任紅四方面軍第二十五軍第七十三師政治委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次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離開鄂豫皖蘇區后,吳煥先任鄂東北游擊總司令部總司令。紅二十五軍重建后,吳煥先任軍長。

    1931年,吳煥先與鄂豫邊革命委員會主席曹學楷的堂妹曹干先結成了一對革命夫妻。在此后的艱苦歲月里,妻子跟婆婆陳氏相依為命。在第四次、五次反“圍剿”時期,婆媳倆搭著伴兒,經常離家外出逃難,以乞討糊口。1933年年5月,正值青黃不接之際,吳煥先的妻子曹干先聽說紅二十五軍軍糧短缺,為支援紅二十五軍,她將婆媳二人乞討來的一袋“百家糧”送到七里坪龍王山紅軍陣地。身懷有孕的她,由于饑餓,在返回途中死在了荒郊野地。同年冬,吳煥先的母親因不屈從于敵人的“移民并村”清剿計劃,躲在自家的夾墻縫里活活餓死,二嫂也因在“難民所”吃了敵人摻有石灰渣子的飯被折磨致死。就這樣,領導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斗爭的紅二十五軍軍長吳煥先為了革命拋家舍業,敵人的迫害讓他家破人亡,全家犧牲了九口人的生命。剩下孤苦伶仃的小侄女吳淑榮,被人收為童養媳,四弟吳書先也流落異鄉。

    紅薯地里埋銀元

    吳煥先的心里永遠裝著革命事業、戰士和老百姓,在最困難的時候他也是有條不紊、指揮若定。1928年,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斗爭處于低潮期。深秋的一個夜晚,黨代表吳煥先和三十多名赤衛隊員被一營國民黨和民團武裝圍困,三天來,吳煥先和戰士們除了就地弄點野菜、野果之外,別的什么吃的也沒有,處境相當艱難。敵人戒備森嚴,要突圍出去不容易,他要想方設法保存這支革命力量,他果斷地對請示命令的吳先恩同志說:“我們在這里餓肚子,目的是麻痹敵人,造成突圍的條件……”

    “可是不吃東西不行啊,連最壯的戰士牛挺俐都頂不住了!”吳先恩著急地插了一句。

    “黃昏的時候,敵人還不來攻山的話,我們再組織人去采些野果。”吳煥先舉目望向遠方說,“派出去偵察的同志今晚該回來了,我們要等待最佳時機!”

    天黑了,山下一片靜寂。吳先恩遵照吳煥先同志的指示,帶上一小隊去采集野果。小隊員蔡斗子的活潑勁兒又上來了,唱起了黨代表教的歌謠:

    深山密林是我房,

    野果、野菜是我糧。

    不怕艱難和困苦,

    堅決奮斗不投降!

    歌聲突然停止了。“可好了!這兒有一塊紅薯地!”小蔡斗子興奮地叫了一聲,饑餓使年少的他忘掉了紀律,不自覺地用他那兩只小手沒命地扒了起來。

    “不許動!”牛挺俐堅決地制止了他。這句話,恢復了小蔡斗子的理智,他朝牛挺俐做了個鬼臉,不好意思地站了起來。除小蔡斗子外,大家都知道這塊紅薯地是黨代表吳煥先最早發現的。那天剛來到山上,他去周圍看地形的時候,就已經瞧見了,雖然沒吃的,但他從沒挖過一個紅薯,還教育戰士們要愛惜老百姓的財產……

    時值深秋,山里的野果已剩不多,這次他們也沒有采到多少。晚上,派出去偵察的人回來后,弄清了敵人虛實,吳煥先決定率部突圍。他把大家叫到一塊,說道:“現在,我允許每人去扒兩塊紅薯吃。”大家聽了一愣,正要說話,吳煥先又說:“去吧,吃飽了才有勁突圍,才能保存革命的火種!百姓的損失,我有辦法補償。”

    戰士們按照命令,扒了兩塊紅薯吃了下去,渾身有了力氣,成功地突圍下山了……

    三個月以后的一個深夜,吳先恩帶著這支部隊又來到了突圍的那座山下--王家大灣。

    進村一看,家家戶戶都緊緊關著大門。正在他們著急的時候,村西走來-位老人,硬要拉戰士們住到家里。

    一進門,老人就親親熱熱地招呼戰士們坐下,他燒水端茶地忙亂了好大一陣子,這才得閑拉起了家常:

    “紅軍同志,我告訴你們一樁稀罕的事兒,三個月前,有一天,天麻麻亮的時候,不知從哪里來了一伙子紅軍,到了我們這西山上就不走了。白軍從四面八方趕來把這座大山包圍得水泄不通。”

    “山上有我一塊紅薯地,我老惦念著紅軍沒吃的時候,會把它吃光。過了幾天,晚上約摸三更時分,外面的槍響的跟爆豆子-樣,紅軍突圍走了。第二天一早,白軍就滾蛋了。我撈起一把鋤頭,急忙忙就上了山。心想趕快把紅薯刨回家藏起來好過冬,兵荒馬亂的年月,把好吃的東西放在山上,總叫人放心不下。上山一看,紅薯少了一大片,我想準是紅軍給扒吃了。誰想刨在一棵紅薯上,往上-拉,一個白布包包。這是咋回事?打開一看,里面包著五塊白洋!我趕忙拍了拍布上的土,布上寫著兩行字:‘親愛的老鄉!我們是紅軍,因為要同白軍作戰,吃了您的紅薯,隨付白洋五元。請收。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網 2012-03-2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