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崔琦:從農村走向諾貝爾領獎臺

2013/9/5 17:01:45 點擊數: 【字體:

崔琦:從農村走向諾貝爾領獎臺
 

    崔琦是著名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因“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重大發現而榮膺199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繼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之后,第六位華裔諾貝爾獎得主。

  “驢娃兒”走向成功

  崔琦出生在中國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肖旗鄉范莊村一個農民家庭,他的出生給年逾半百卻無子的崔長生夫婦帶來了無盡的歡樂,他們給孩子取了個乳名叫“驢娃兒”。1947年,寶豐解放后,崔家被劃為富農成分。然而,崔家除了兩間破草房,十幾畝地,再加一頭小毛驢外,早失去了往日高門大戶的風采。出生在“富農”家庭的崔琦,并沒有過上什么優越的生活。但他從小就天資聰明,這在十里八鄉是出了名的。

  崔琦有三個舅舅,他和姐姐就是跟著三舅讀書習文的。在舅舅的教育下,崔琦的三個姐姐都是大學畢業,崔琦也自小熟讀四書五經。崔琦的父母雖然都是農民,但不管生活多艱難,頗有遠見的母親還是毅然堅持讓孩子們讀書。

  1958年,崔琦獲得美國全額資助,進入伊利諾斯州的奧古斯塔納學院學習,那時全校只有他一名華裔學生。崔琦在從河南輾轉到香港、從香港輾轉到美國的求學歷程中,克服了種種挫折和困難,培養了堅韌的性格。正是這些經歷和這種性格時刻鼓舞著他勤奮學習,努力向上,最后崔琦以優異的成績從奧古斯塔納學院畢業。

  為了進一步深造,崔琦來到芝加哥大學師從史達克教授。在這里,崔琦對物理學產生了特別的感情,于是開始對物理學研究投入更多的精力,當他圓滿完成這里的學業后,被美國貝爾實驗室錄取從事研究工作。在美國,貝爾實驗室被稱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搖籃”,崔琦正是在這里和施默特發現了“分數量子霍爾效應”,兩人因此在1998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感恩母親

  崔琦的母親王雙賢是河南省寶豐縣肖旗鄉人。當時,王家是附近有名的富戶,擁有數百畝良田。王雙賢是這個家庭里唯一的女孩子,由于父親固守“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訓,王雙賢沒能接受教育,但這并不影響她有著不同于常人的長遠見識和博大胸懷。在與哥哥們的相處中王雙賢深知教育對一個人成才的重要意義,因此在有了四個孩子之后,不管生活多么艱難,她都堅持讓孩子們讀書。

  崔琦出生時母親已經37歲,父親42歲。崔琦的父親崔長生又是崔氏家族中的老大,所以,崔琦的出生給家人帶來了莫大的驚喜。即便如此,母親卻從來沒有嬌慣兒子。崔琦稍大一點就幫家里干活,農忙時他幫父親在田里干活。王雙賢深知,人必須能吃苦,否則長大就會養成好吃懶做的毛病。

  王雙賢心地善良,樂于助人,這在崔琦的老家是人人皆知的。早些年村里的孩子們因為時常吃不飽飯,便有事沒事地到崔家玩,目的是在崔家找一些東西吃。王雙賢知道孩子們的心思,只要孩子們一來,她就會把家里的東西拿出來給大家吃;谀赣H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崔琦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始終保持著與人為善、替人解憂的優秀品質。

  崔琦在學業上的成就也是得益于母親的深明大義。1949年,崔琦在新寶鎮的石橋區高皇廟高小畢業后,由于當地沒有中學,只好輟學在家。這可急壞了母親,1951年母親毅然決定讓他到香港讀書。崔琦在香港讀書期間,因為語言交流不便及生活艱難等諸多原因,強烈思念在家鄉的母親,他曾寫信給母親要求回老家。母親收到信后,通過別人轉告崔琦不要想家,好好讀書求學才是對父母親最大的安慰。崔琦的父親崔長生已身患重病,臥床不起,直到1959年夏天父親去世,母親都沒對他透露一絲消息。在這之后的九年間,母親不管自己身處多么艱難的境地,甚至在81歲高齡時住茅草庵,都沒有影響兒子的學業。1967年,崔琦在芝加哥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一年后,母親王雙賢寂寞地離世。談到母親的去世,崔琦曾一度懊悔得流下淚水,他坦言如果自己當年沒有出外求學,那么母親也不會在三年困難時期去世,沒有為父母盡孝,成為崔琦一生的遺憾。

  治學嚴謹 興趣廣泛

  崔琦治學嚴謹,對自己鐘愛的物理學研究事業孜孜不倦。他喜愛做物理實驗,需要時常常是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有時為了實驗研究的需要,他不惜四處奔波,走遍波士頓及佛羅里達州,就是為了找個強力磁場以進行他的“量子液體實驗”。不管是如何復雜的實驗,在崔琦看來,都無異于一場有趣的游戲,總能令他興趣盎然地投入進去。他覺得,能隨心所欲地設計新模型,制造出一些用錢買不到的新產品,那種滿足感是難以言表的。

  常年沉迷于物理實驗的崔琦,商業與金錢的氣息常常令他感到心煩意亂。1982年,也就是發現“分數量子霍爾效應”后不久,崔琦決定離開貝爾實驗室,前往美國現代物理學的重鎮———普林斯頓,理由是“做實驗又有何難?作研究報告才煩人呢”。

  在別人眼里徒勞無功的事,崔琦偏偏感興趣,總要親自實驗,眼見為實,并從中提出個人的獨到見解。他常常根據自己的新想法去制作實驗儀器,也常常親自設計新穎的實驗方案。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恐怕要算他的許多新想法中最為重要和令人驚奇的一個了。為了能進行這種實驗,崔琦自己設計了一種新穎而獨特的實驗環境:把兩種不同的半導體和砷化鎵像“三明治”那樣夾在一起,這樣,在兩個半導體界面間電子顯然加強了。隨后,把溫度降到0.1K,由此帶來了量子物理學中完全出乎意料的重大發現。

  在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后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崔琦仍是一身平常打扮:淺色的襯衫外套,深色的長袖毛衣和西裝褲,未打領帶,頭發也未特別梳理,皮鞋也未特別擦亮。當有記者問及他得知自己獲獎的消息有何感想時,他笑著說:“不必把它看得太認真,生活依然繼續,我也將像往常一樣在普林斯頓大學教書、埋頭于物理學研究,因為那是一個令我感到其樂無窮的世界。生命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獲獎是自己一生中遇到的許多美好事物中的一件,應心存感激。”———摘自《人物周刊》【原標題:崔琦:從農村走向諾貝爾領獎臺】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國家質檢局網 2010-11-2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兔袼拙W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