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侯德昌與《幽燕金秋圖》

2013/9/6 9:21:06 點擊數: 【字體:

侯德昌與《幽燕金秋圖》

 
    十多年來一直懸掛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的巨幅國畫《幽燕金秋圖》,多次見證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亮相

  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昨天在人民大會堂巨幅國畫《幽燕金秋圖》前亮相。1994年,著名書畫家侯德昌攜弟子耿安輝等創作的巨幅國畫《幽燕金秋圖》十多年來一直懸掛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多次見證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亮相。據記者了解,《幽燕金秋圖》是一幅鴻篇巨制,長16米,寬3米,是迄今為止人民大會堂內最大的一幅國畫作品。此外,《幽燕金秋圖》幾乎每晚都會出現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也是央視出鏡率最高的一幅山水畫作品。

  師徒聯手畫長城

  1994年,中央決定對人民大會堂進行大修,東大廳包括在內。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是國家舉辦重大外事活動和重要會議的場所,掛在這里的畫,必須表現中華民族的精神,表現陽剛之氣、雄強之氣、磅礴之氣,表現浩蕩的祖國之情、民族之情、時代之情。在審查裝修圖時,原先設計的一張大畫是油畫,未獲通過。經過慎重考慮,有關部門選中了以畫風雄強著稱的侯德昌主筆,創作巨幅中國山水畫。

  在征求了有關人員的意見后,侯德昌決定以北國長城入畫。隨后,他招來了學生耿安輝、竇憲敏來京協助創作。當年國慶節前夕,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的墻上掛上了《幽燕金秋圖》。這是一幅鴻篇巨制,長16米,寬3米,是迄今人民大會堂內最大的一幅國畫作品,被譽為是一件史詩性的作品。

  激越亢奮時代情

  《幽燕金秋圖》大致描繪由北戴河老龍頭到居庸關一帶的秋景。作者抓住氣勢宏大雄強這一基調,創作時十分重視意境的營造和整體氛圍的渲染,行筆、用墨、構圖、著色都講究力度,講究氣質,講究豪情的表達。
  畫家以運筆如刀的書法功力跌宕用筆,傳統的馬牙皴法,富于變化的山石結構,明暗虛實的細微處理;或骨法用筆,水暈墨彰;或闊筆潑墨,墨色交融。這一苦心的操作,使中景尤其動人。大山堂堂,壁立千仞,氣勢雄壯之象躍然紙上。兀自巍然屹立的山峰,透出偉岸的人格和剛勁的風骨,透出中華民族盈于天地間的浩氣。群峰激蕩,山巒奔涌,人們感知到風的呼喚,山的奏鳴,海的吼叫,氣的升騰,火的燃燒……以亢奮激越的藝術主調,表現了中華民族追風逐日的奮進情懷。《幽燕金秋圖》的遠景,是逶迤的群山,峰巔連綿,推向長空。這是雄強之勢的延伸,亢奮之情的繼續。磅礴萬物,揮斥八極,上逼云霄,將自然山水、宇宙天地融為一體的遠景,展示了“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的氣魄。壯闊的空間,仿佛出現了日月經天、江河行地的物之大象,在雄壯的交響曲伴奏下,“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的精神得到昭示,表現了雄強博大的民族魂,激越亢奮的時代情。

  侯德昌其人

  侯德昌1934年出生于河南輝縣孟莊鎮一戶貧苦農民家庭,幼年喜歡書畫,刻苦練字。其天資聰慧,小學上了兩年多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輝縣一中,1956年考入原中央工藝美院陶瓷系,畢業后留校任教,潛心研究山水畫及書法、刻字藝術,業績豐碩,德藝雙馨。

  由于藝術成就突出,創作態度嚴謹,特別是擅作大幅書畫,侯德昌幾乎每年都會接到為國家重要場所繪制巨幅山水畫和書寫大幅書法作品的任務。《幽燕金秋圖》獲得了巨大成功,人民大會堂又多次邀他作畫,迄今已有6幅作品掛在其中。除《幽燕金秋圖》、《松濤深處聽泉聲》外,還有掛在常委廳的山水畫《松瀑圖》、東大廳的巨幅隸書《到韶山》、澳門廳的書法《九九歸字圖》和山水畫《黃山臥龍松》。【原標題:侯德昌與《幽燕金秋圖》】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今晚網 2012-11-2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