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第一個月,陳雙鎖領到了18元工資,除留下2元生活費外,把剩下的錢全部買了盲文書籍。他不僅鉆研業務,還買來許多歷史、地理等方面的書籍。因為他發現,搞按摩不僅技術要過硬,還要善于和病人溝通,這樣不僅能拉近自己和病人的距離,還有助于使病人身心放松,按摩的效果會更好。后來,陳雙鎖還把學習的觸角伸向了英文,雖然學起來非常困難,但他也因此“聲名遠揚”。
陳雙鎖的工資是根據他收治病人的醫療費決定的,收治的病人越多,其工資也越高。而病人前來按摩治療,一般都是自己挑選按摩師。陳雙鎖在醫院正式上班一年后,他收治的病人數便躍居第一。他因此惹得一些師字輩的同行很不高興,但自己的付出得到了病人的認可,他心里十分自豪。
作為一名按摩師,陳雙鎖不僅在技術上精益求精,而且在醫德醫風上也嚴格要求自己,對違規、違法之事,他決不越雷池半步。
1988年醫療機構改革后,陳雙鎖租了一間門面房開始單干。那時,由于牽扯到醫療費用的報銷問題,他這個個體按摩診所的“顧客”并不多。
為了吸引病人,不少人想歪點子,如托關系、走后門找大單位負責醫療費報銷的實權人物,把自己列入報銷范圍;在經營上把一些營養品甚至小百貨按“藥品”開給病人,以求“回頭率”等等。但陳雙鎖不屑于這樣做,他只是老老實實地做自己的按摩治療。
一天,一個新病人來到了陳雙鎖的按摩診所。他一邊接受按摩,一邊和陳雙鎖商量把診所列入一家大廠的報銷范圍的事情。他說這事他可以促成,但陳雙鎖必須經營一些營養品,這樣病人報銷就“方便”了許多,陳雙鎖也可以增加些收入。陳雙鎖婉言謝絕了對方的好意。沒想到這人就是這家大廠的衛生處處長,經此番試探,陳雙鎖的按摩診所被列為這家工廠的定點醫療單位之一。沒過多長時間,澗西區幾家大廠和科研院所便把陳雙鎖的按摩診所列入了定點醫療單位。
別樣愛情
對于成家,陳雙鎖早就死了心。父母在世時就曾隔三岔五地托人給他找對象,但介紹的姑娘不是身體有缺陷,就是精神有問題。對此,陳雙鎖有自己的考慮:自己還照顧不了自己,再找個有缺陷的對象,到時候即使生個正常的孩子,誰來照顧?
1983年,一個叫楊彩榮的姑娘來找陳雙鎖按摩,因為她的腳指頭在習武時受傷了。她到一家大醫院看病時,醫生說需要打石膏固定,這樣就無法走路了。后來經人介紹,她來到陳雙鎖所在的醫院接受按摩治療。
楊彩榮在澗西一家大廠工作,離陳雙鎖所在的醫院較近,所以每天都來按摩。陳雙鎖不僅按摩技術好,口才也好,再加上兩人年齡相仿,所以他們很快就熟悉了起來。楊彩榮每次來就專挑陳雙鎖給她按摩,如果陳雙鎖有病人,她寧肯在一邊等,也不接受別人的按摩。
時間一長,就有人說起了閑話,說陳雙鎖利用按摩勾引年輕女工人。這話很快傳到了醫院領導那里,領導十分惱火,把陳雙鎖叫去好好訓了一頓,并警告他,如果再有類似行為,就讓他馬上回家。
陳雙鎖雖有一肚子委屈,可也無從辯解,他只好躲避楊彩榮。可楊彩榮只接受陳雙鎖的按摩治療。為了避免惹麻煩,陳雙鎖按摩時很少說話,讓楊彩榮總感到哪里不對勁兒。
見確實不是陳雙鎖有意“勾引”,好事者又動了歪腦筋,到楊彩榮所在的廠里打聽她是不是有啥“毛病”,不然她為啥對一個盲人恁“熱乎”?一打聽,楊彩榮的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她在廠里為人正派,工作積極,沒有任何問題。就在好事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這事兒竟在楊彩榮的工作單位傳開了,并傳到了楊彩榮的耳朵里。楊彩榮是個非常倔強的姑娘,見別人拿這說事兒,她就往陳雙鎖那里跑得更勤了。時間一長,別人見怪不怪,也就閉嘴了。
然而,等到別人都閉了嘴,楊彩榮卻發現自己真的愛上了陳雙鎖。剛意識到這一點,她嚇了一跳,其間的彷徨與猶豫是免不了的,但陳雙鎖的勤奮好學、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等,卻像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著她。經過反復考慮,楊彩榮向陳雙鎖拋出了“紅繡球”。
和楊彩榮相比,陳雙鎖對待愛情的態度一直是逃避,特別是面對楊彩榮,他一直不敢有奢望。他覺得自己和彩榮姑娘相比,簡直是天上人間,那距離比牛郎織女間的天河還要寬。但愛情來臨時,即使隔著天河,緣分也會幫忙,陳雙鎖和楊彩榮就這樣相愛了。
特殊蜜月
陳雙鎖和楊彩榮確定戀愛關系后,遭到了楊彩榮家人的強烈反對。也難怪,一個是大廠的女工,一個是集體醫院里的盲人臨時工,把二人放在愛情的天平上,用世俗的眼睛看無疑是傾斜的。
陳雙鎖和楊彩榮其實也可效仿其他的人,不管不顧地先結婚,再慢慢求得父母的諒解。但陳雙鎖堅決反對這樣做:必須征得楊彩榮父母的同意,哪怕是默認,否則決不結婚。他之所以采取這樣的態度,一方面是出于對老人的尊重,另一方面陳雙鎖還有自己的考慮。楊彩榮對自己的感情,陳雙鎖心里明白,但他總想給楊彩榮的時間多一些,匆匆地結婚,萬一楊彩榮的思想上有了波動,一切可就晚了。
做楊彩榮父母思想工作的人真不少,而且這些人都是主動的。他們的戀情公開后,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理解和支持,而一些經常到陳雙鎖那里按摩治療的病人,憑著對陳雙鎖的了解,便自告奮勇地做起了說客,雖然許多人因此被楊彩榮的父母從家中攆了出來,但還是不斷有人前赴后繼去撮合。
轉眼到了1989年,陳、楊二人相識已有6年,這年年初,楊彩榮的父母終于點頭默認了兩人的關系,6月19日,這對兒有情人終于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當時,他們兩人均是年近四旬的人了,如何度蜜月,陳雙鎖自然聽楊彩榮的,楊彩榮把陳雙鎖帶到了新密縣。
原來,楊彩容一直操心著陳雙鎖的眼病,他打聽到新密縣有家按摩醫院治療眼病很有一套,就利用婚假帶陳雙鎖前往。他們到那里入院以后,醫生為陳雙鎖按摩治療時,楊彩榮觀察動作,陳雙鎖體會力度,下來后兩人再在一起體會、練習。一個月后出院時,夫妻倆人已合力掌握了這套按摩治療技術。
新密之行,雖然沒能對陳雙鎖眼病的治療起到作用,但夫妻二人卻偷學到了一套治療眼病的按摩術,更重要的是,這個特殊的蜜月,飽含著楊彩榮對丈夫的深切關愛,至今提起來仍讓陳雙鎖感動不已。
發揚光大
婚后第二年,陳雙鎖和楊彩榮生了個女兒。楊彩榮產假期滿,為了照顧孩子,陳雙鎖歇業在家,專門帶女兒。雖然歇業了,但還不斷有病人找上門來,無奈,陳雙鎖動起了帶徒弟的念頭。
陳雙鎖剛開始帶的兩個徒弟,一個是他的外甥,一個是他老家村里一個姓孫的年輕人。帶外甥就不用說了,帶姓孫的是因為這孩子高度近視,和他年輕時的經歷相似。陳雙鎖萬萬沒有想到,這收徒的大門一打開,就再也關不上了。
陳雙鎖在洛陽站穩了腳跟,還在洛陽娶了個有工作的健康媳婦,這讓老家的人津津樂道,又心存羨慕。他帶的兩個徒弟出師后沒幾年,先后蓋起了兩層小樓,村里人坐不住了,想方設法要到洛陽跟陳雙鎖學按摩手藝。這個時候,也有人勸陳雙鎖:“你可要記住呀,教會徒弟可要餓死師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