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國周(2)
2013/9/10 11:30:3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白國周班組管理法”,被眾多煤礦奉為“安全經典”
白國周的安全信條,就是永不違章。他說,剛建國的時候,煤礦的各種規(guī)范、章程很簡單,現在已經上千條,為什么?因為每一條章程都是從一次事故中總結出來的,它的背后都是一次慘痛的教訓。出一次事故,總結一次教訓,出一條章程,章程就是這樣豐富完善起來的。所以,違章就是冒險,一次小小的違章,就可能奪去一條鮮活的生命。
白國周的班組每天下井前,都要舉行一個莊重的儀式——“安全宣誓”:工友面向“全家福”,舉起右拳,齊聲宣誓。白國周告訴記者:“這不是一時興起,也不是走走形式,更不是作秀,而是警鐘常敲。工友宣誓的時候,就會想起自己的父母、妻子、孩子,就會想起他們在等待自己安全下班,就會想起自己是全家頂梁柱、是全家的天,就會給自己加上一份責任,就會更加牢記要時刻注意安全,不能違章操作。”
在煤礦,安全生產的難度是其他行業(yè)根本無法想象的。煤礦生產中各種安全規(guī)范、章程加起來有千把條,但絕大部分都要通過班組落實。
每天當班,白國周總是第一個到達井下工作面,進行“班前檢查”——風門、絞車、軌道、耙斗機,依次認真檢查一遍。發(fā)現隱患后,能隨手處理的立即處理掉,一時處理不了的,就掏出粉筆給在此工作的工友留言,讓他們先處理隱患再開工。一個班結束后,他還要進行細致復查,能處理的隱患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就口交口、手交手,進行嚴格的交接班。白國周說,這是他的習慣。
白國周說,有人認為上千條的章程,事事對照來做的確麻煩。其實,遵章一點也不麻煩。時間長了以后,人人都形成了遵章意識,習慣成自然,自然而然就遵照規(guī)范來做事。一個班組形成了遵章的大氛圍以后,即便新來的同志,也能馬上融入這種氛圍。
白國周告訴記者,一旦發(fā)現有工友違章操作,自己并不是黑著臉訓斥,而是結合自己在書上看到的事故案例,把違章曾經造成的慘痛后果告訴他。上井后,他再因人而異,進行談心,聊聊各自對家庭應負的責任。
有一次,白國周帶領全班職工在機巷繞道工作面施工,掘進工張正平干活時為圖省事,進入工作面后沒按照操作工序先對工作面進行敲幫問頂就開始作業(yè)。白國周巡視到了張正平作業(yè)的地點,一眼看到張正平頭頂正上方有一塊巖石已經裂開了大縫。白國周一個箭步上前,一把推開張正平,找來釬子,輕輕往裂開的巖石一戳,幾塊巖石嘩啦啦地掉了下來?吹竭@一幕,張正平嚇出一身冷汗,連聲說“再也不敢大意了”。
2004年5月的一天,班里一位叫葉振立的職工下井后慌著干活兒,風筒沒有接到位就領著徒弟開始施工。“老葉,風筒夠不夠5米?”一聽到白國周的喊聲在耳邊響起,正抱著錨頭打眼的葉振立馬上意識到違章了,趕緊丟下工具接風筒。升井后,白國周又找葉振立談心,對他說:“咱們都是家里的頂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出個事咋辦?安全的事一點都不能馬虎,以后說啥得往心里去。”從那以后,葉振立再沒出現過違章現象。
這些年來,他在安全生產中始終堅持“三快、三勤、三細、三不少”,確實有獨到之處。所謂“三快”,就是嘴快、腿快、手快;“三勤”就是勤動腦、勤匯報、勤溝通;“三細”就是心細、安排工作細、抓工程質量細;“三不少”就是班前檢查不能少、班中巡回排查不能少、班后復查不能少。此外,白國周的“班組管理法”中還有“三必談”:發(fā)現情緒不正常的人必談;對工作中受到批評的人必談;每月必須和全體工友聚在一起談心。白國周說:“礦工們疲倦勞累、心情不好、過于興奮,這些情緒會導致精力不集中,容易發(fā)生事故。”
在井下,他干啥活兒都沖在最前面,和掌子工一起打眼、出砟、噴漿。長期以來,白國周所帶的班組在隊里總是超額完成各項生產任務,工友們從來沒有因為安排工作的事情發(fā)生過爭執(zhí)。
2008年3月下旬,開拓四隊接到一項緊急任務,公司要求他們在月底前完成三軌道擋水墻的澆筑工作。為了按時完成任務,隊里把白國周班緊急抽調了過去。接到任務后,白國周首先來到現場,在上一個班沒有下班前,向他們詳細詢問當班的生產情況,并現場實地查看作業(yè)環(huán)境,了解到影響工程進度的主要原因是卸料井筒淋水大,工作環(huán)境差。等大伙兒都來了之后,他分工時要求每個人必須保質保量完成任務,自己則不聲不響地穿上雨衣,挑了個最苦的工作——站在最前面淋著水把拌好的沙子、水泥、石子從吊桶里往外扒,這一幕讓大伙兒都非常感動。
白國周說,自己做的都是平凡的事情,而平凡的事情要做出不平凡來,就要靠“三心”:“用心做事,愛心對人,恒心堅持。”由于從不偷奸;苫顑簭牟幌ЯΓ矎牟痪痈吲R下對弟兄們指手畫腳,在他的班里,十幾個家庭形成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
光榮入黨,重視行業(yè)的安全問題
白國周黨齡并不長,但入黨,讓他的人生價值發(fā)生了質的變化。
他說,1996年他26歲,第一次寫了入黨申請書,但沒有實現愿望。到2008年入黨,當中12年間,他不斷努力,積極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水平,努力達到黨的要求。入黨以后,通過組織學習,他對黨的理解更深刻了,同時感覺到擔子更重了、責任更重了,視野、心胸、平臺也更開闊了。
入黨前,作為班組長,他考慮的是一個班組的安全;入黨后,作為一個黨員,要考慮整個礦、整個企業(yè)、甚至整個行業(yè)的安全問題。也正是因為此,自己二十年的安全實踐,才得以總結創(chuàng)造成一套完整的可以推廣的“班組管理法”。
2009年8月,中共平頂山市委作出《關于開展向白國周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決定中說,白國周同志憑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事業(yè)的無比熱愛,以廢寢忘食的工作精神、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樹立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光輝典范。
白國周說,現在社會處于轉型期,有時候自己身邊的工友也會說些“怪話”。他說,自己聽到這些,就會尋找契機,然后認真地告訴對方,作為企業(yè)的員工,作為國家的公民,我們應該感恩。想想大家剛來到煤礦的時候,都是單身一人的農民工,現在轉為了合同工,許多人在煤礦娶妻生子,并且只要工齡到了,就能分到房子有了屬于自己的家。想想那些在小煤窯里挖煤的礦工,我們更應該感恩企業(yè),感恩社會,感恩黨。
白國周家庭并不富裕,如今他每月工資2000多元,老母親已經73歲了,孩子還在中平能化職業(yè)技術學校上學,妻子在礦上做點臨時的工作。但是去年玉樹地震,白國周還是想盡一點力,捐了1000多元給災區(qū)。他說,黨員,就要去想黨的事業(yè),盡到黨員的責任。 【原標題:白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