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邵均克:與殘疾人事業結緣--書寫自己的十年

2013/9/11 9:18:41 點擊數: 【字體:

邵均克:與殘疾人事業結緣--書寫自己的十年


    十年之前,她從計生辦下崗,一度低落。在這之前,她已經在計生辦干了九年,國企改革時,學歷最高、工作年限最長的她下崗了。

  十年之后,她是“全國勞動模范”,是中原油田華苑公司的書記。華苑公司累計幫助油田近千名殘疾人走上工作崗位,讓他們自食其力,實現自我價值。

  這是邵均克的十年。上天并未賜予她濃墨重彩的顏料,她卻用一支最普通的鉛筆,繪出了精彩的作品。

  初見邵均克,是在華苑公司的廠房里,天降大雨,穿著一件灰褐色外套的她站在廠房門口等候我們的到來,微卷的短發,臉上透出紅潤、健康的神采,讓人不由得想起毛主席時代的彩色人物插畫。走路帶風,言語中那種直率干脆勁兒極具親和力。在她身上,你看不到現代人常常流露出的疲憊、游移不定和柔弱,你感受到的是一種純粹正面的氣場:自律、勤奮、真誠、善良。

  但是她的自律、勤奮不是那種“勁兒勁兒”的、讓人有距離感的東西,她在做事時潑辣有為,但是對人卻永遠是溫和寬厚的狀態;她有一顆善良的心,容易感動,但絕不喜歡柔弱無力的感懷。

    廠區里,邵均克絕不僅僅是一位管理者,她對于技術工作也十分熟練。每次拿到訂單,第一件產品她都要親自干、第一次排版她要親自來,一個班頂下來,她每小時能做60雙手套大指。(攝影/劉一恒)

  邵均克,生于1962年農歷11月初八,在魯西南農村長大。她是村里第一個考出來的女孩,在縣師范學校念了三年書。小時候“什么苦都吃過”的邵均克對于在社會中處于弱勢的殘疾人有著強烈的同情。

  畢業之后,邵均克進入中原油田計生辦工作。中原油田,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屬的第二大油氣田,主要勘探開發區域包括東濮凹陷、普光氣田和內蒙探區。中原油田共有職工家屬24萬人,在崗員工8.6萬人。整個油田分為十個大社區 ,一個社區就好比一座小城市,每個社區都有學校醫院托兒所等生活配套設施。當邵均克從計生辦下崗后,重新上崗來到了第一社區居委會工作。這是她與殘疾人事業結緣的開始。

  邵均克回憶道:“那時我在居委會負責民事調解。當時居委會就是管特殊人群,比如失業的、下崗的、家屬……總之就是企業沒人管的人就歸居委會管。”邵均克所在的第一社區,當時共有33個殘疾人,其中有一個殘疾家庭,兩個孩子分別叫金城江、金城武,都是肢體殘疾,身體嚴重不成比例,也患有很多病。兩個孩子在三十歲左右的時候下崗了,一點生活來源都沒有,絕望的金城江選擇了自焚,但幸而被開車的路人看見,用車載滅火器救了他。

  還有一個智障的孩子,也是下崗了,就到處撿垃圾,撿人家扔的煙頭,看人家抽,也決定好玩,自己也抽,很快就染上了煙癮,還搶別人的煙抽。有一次他去搶小痞子的煙,被打成腦震蕩。

  這些孩子的經歷深深刺痛了邵均克的心,她決定,一定要做點什么來幫助這些孩子,至少讓他們自食其力。

  但是,這些重殘的孩子又能做些什么呢?邵均克想到了做拖把。做拖把相對簡單易學,而且油田那么多單位,都得用拖把啊。

  方向找到了,但是真正把這事兒給做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邵均克說:“企業居委會,和城市居委會不一樣,就是管管油田子女入黨、參軍什么的,需要的時候居委會蓋個章;要是有人要出境,我們就給證明有沒有違法行為;鄰居有糾紛,我們就調解調解。不像城市的居委會那么有實權。”

  “當時把社區的33個殘疾人,5個健全人,一共38個人匯攏到了居委會,那5個健全人是特困家庭子女,也非常需要工作。第一社區和許多油田前線小區一樣,遠離油田基地和城區,偏僻又閉塞。因為就業機會少,轄區內失待業人員和困難家庭不少。我們與油田殘聯一塊,研究《殘疾人保障法》,看看國家有什么優惠政策,有什么免稅政策,一起想辦法。”邵均克回憶說。

  一開始,這么多人就在邵均克的辦公室里坐著,但是很快就坐不下了,邵均克想到了廢棄的舊冷庫,她和辦公室的3名女工在舊冷庫里打掃了三天三夜,幾天后痰里還夾雜著灰塵。2002年5月,第一社區創辦的專門安置殘疾人和失待業人員就業的福利拖把廠正式投產。

  購買原料成了接下來的難題。邵均克上安陽、去菏澤、跑聊城、到臺前,跑遍了周邊所有的布料批發市場,最后才在濮陽一家雜品市場找到了質優價廉的拖把原料。經過大家的努力,第一批產品2000把拖把生產出來了,社區領導主動幫助聯系業務,員工們滿懷希望地將拖把送出了門。

  但是因為居委會自辦工廠性質的問題,賣拖把所得的錢無法到賬,看著殘疾孩子和家長期待的眼神,邵均克拿出了工資存折,讓每個孩子都領到了300塊薪水。

  3個月后,拖把廠劃歸中原油田華苑公司統一管理,資金總算可以到賬了,生產、銷售、工資發放等流程也漸漸步入正軌。邵均克又根據殘疾人的身體和心理實際,結合油田生產一線和社會的需要,帶領員工相繼上馬勞保手套、毛衣編織和地毯編織等項目,大家的收入也逐漸增加。邵均克介紹道:“現在公司有497名殘疾人,去掉五險一金以后,平均一個人到手的收入是一千塊左右。我們的工資分三部分,崗位工資、計件工資和效益工資,雖然是個殘疾人企業,但是我們管理也非常規范,鼓勵孩子們多勞多得。你看我們周末雙休,但是因為有效益工資和計件工資,你不讓他加班,他自己都要去干。”

  在華苑公司的廠房里,記者看到大家正在熱火朝天地工作著,邵均克介紹說:“在機位上坐著的,主要是聾人、輕度智障和下肢不便的人。我們根據這些殘疾孩子殘疾程度的不同,安排一個合適的崗位,讓每個人都有活兒干。”

    而這份工作對于殘疾人的意義,不僅僅是一份薪水而已,不僅僅讓他們自食其力,不僅僅減輕了殘疾人家庭的負擔,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這里找到了自信、活力和希望。

  這樣的轉變,離不開邵均克為這些孩子苦心營造的工作氛圍,以及她毫無保留的關愛。廚師欺負肢殘員工小江,邵均克當日就將廚師辭退。她說:廚藝再精,看不起我們殘疾人也是白扯!員工小杰一感冒就愛犯氣管炎,一犯病就管不住大小便。邵均克用三輪車拉著他,一趟一趟往醫院跑,回回忙活到深夜。智殘員工的工資存折她幫著保管,愣是為愛上網的小任存錢2000元、為愛花錢的小王存錢5000元。幾名家長每月放她這兒50元錢,用于給不識字的子女當零花錢和路費,哪月她都有節余。全身燒傷的大學畢業生徐慧文出門愛戴面紗,邵均克對她說:能改變的你改變,不能改變的你接受!自此她摘下了面紗,努力充實自己的生活,整個人也開朗起來。

 為了讓孩子們吃好,邵均克在針織二廠的空地上種上了菜、果樹,市面上能看見的蔬菜瓜果這里都有。此外,她還帶領大家挖了魚塘、搭了豬圈、雞鴨棚,一年四季,小院里肉魚蛋都不缺,不同季節還有不同的時令鮮果蔬菜。邵均克自豪地說:“院兒里所有的果樹都是我當先進、當勞模的獎金買的。我跟女兒說,媽媽的年薪夠咱們用的了,我把我的獎金永遠的種在小院里,成為殘疾人的福利。小院里果樹都有幾百棵,你去院兒里看吧,只要是樹,那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重慶晚報 2012-05-26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邵均克:愛心溫暖殘疾員工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