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華的母親為了感謝邵均克,每年歲末都會親手繡雙鞋墊送給她。這些鞋墊都珍藏在邵均克辦公桌的抽屜里,邵均克會時不時地將鞋墊拿出來端詳一番。“平時我連襪子都不穿,哪里用得上鞋墊呢!但這些家長的心意我得收好,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
與鞋墊放在一起的,還有邵均克自己的醫保卡。針織二廠副廠長蘇山洪說:“邵廠長身體好,平時感冒扛一扛就好了,她那醫保卡里的錢都花在這些孩子身上了。”
其實何止醫保卡里的錢,針織二廠有將近100位殘障員工,大家有個頭疼腦熱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邵均克不僅貼自己醫保卡里的錢,還得繼續貼工資卡里的錢。
為了這件事,邵均克的丈夫老劉,沒少和妻子吵,最極端的事件就是要和她“AA制”。可結果是,老劉還是離不開妻子,至今還和妻子住在針織二廠18平方米的宿舍里。“誰叫咱有人格魅力呢!”邵均克很自信。
獎牌上的愛
從2002年起,華苑公司幾乎每年都會被評為“中原石油勘探局扶殘助殘先進單位”,這些金燦燦的榮譽獎牌,體現著組織的支持與關愛,鼓舞著邵均克,也鼓舞著華苑公司里其他幫殘助殘的工作人員
“有困難,找組織。”邵均克是中原油田殘聯的“常客”。2002年,邵均克創辦拖把廠時,開工第一個月就遇到了工資結算難題。因為當時拖把廠建立在中原油田第一社區的名下,但社區又不允許辦實體企業。
這下可愁壞了邵均克。
恰在此時,中原油田殘聯的干部找到了邵均克,殘聯從中牽線搭橋,幫助拖把廠并入了中原油田唯一一家殘疾人福利企業——華苑公司,掛牌為“針織二廠”。
“組織”還為針織二廠解決了廠房問題。2002年,邵均克的拖把廠,從十幾平方米的辦公室搬進了第一社區里閑置的原外國專家招待所。廠房連同小院,共占地39畝。
如今的針織二廠小院,就像一個世外桃源,繁花似錦、雞犬相聞。中院瓜藤纏繞,布滿了瓜果梨桃;北院有魚塘,魚塘里種著蓮藕;南園豬鴨雞羊慵懶地曬著太陽。因為這個百草園,員工們可以免費吃食堂了。
每到豐收季節,邵均克都會把新鮮的果蔬送到中原油田一線單位,她說“沒有中原油田,就沒有華苑公司,更沒有針織二廠。”
李濤驕傲地告訴筆者,他住宿舍是免費的,水電也是免費的。邵均克說,“何止這些,華苑的廠房、每個廠區的康復室、供暖都是免費的。”除此之外,中原油田每個月還按人力成本給每位職工補貼,這項補貼用于繳納職工的五險一金。在邵均克看來,中原油田對華苑公司最大的幫助是對他們產品的支持,目前“均克牌”手套、拖把、毛巾幾乎走進了每一位職工的家。
中原油田對華苑公司精神上的支持也讓華苑人生活在關愛與溫馨之間。每年助殘日、中秋節,油田的干部都會到華苑公司看望這些特殊的職工,和他們一起聯歡。華苑“胖妹組合·印度舞”已聲名遠揚,這些智障姑娘現在也是油田里的“文藝達人”了。(中國人民大學 陳安迪)【原標題:邵均克:最懂殘疾人的油田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