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西漢洛陽才子賈誼(2)

2013/9/11 10:14:56 點擊數: 【字體:

  對這個慣常的說法,歷來有人質疑……

  

  我們知道,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漢高祖劉邦本想把洛陽作為都城,卻跑過來一個婁敬,說洛陽離西北邊陲太遠了,不便防御強大的匈奴,結果把劉邦說服了,于是西漢只在洛陽建都3個月,就遷都長安了。

  都城可以遷,地脈卻不可移,洛陽這地方照樣出人才。漢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賈誼在洛陽出生。他少年時就博覽群書,先秦諸子百家典籍,逮住啥看啥,一聽說誰有學問,就跑去請教,拜人家為師。

  當時有位學者名叫張蒼,對《春秋左氏傳》很有研究,對道家學說也很熟稔,賈誼就拜張蒼為師,結果很快入門,寫了一些關于“道”的論文。他讀書能與作者貼近,走進作者所處的時代,理解作者的意圖,所以讀屈原的著作時,他就有了屈原情結。沒想到十幾年后,他也像屈原一樣被流放,更沒想到幾十年后,司馬遷會把他和屈原放在同一篇列傳里。

  悲劇的宿命,似乎在他求學時代就已經顯現,只是風華正茂的賈誼,當時哪會料到?18歲時他就寫出奇文,聞名河南郡。當時的河南郡守吳公,聽說賈誼有學問,就把他召至門下,把學問傳給他。賈誼由此得到很大教益,成長為一個青年學者。

  劉邦死后,呂后執政,胡鬧了一段光陰,也死了。右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把呂后的娘家人都殺了,立劉邦的庶子劉恒為帝,這個人就是漢文帝。漢文帝登基后,于公元前179年,把吳公調到中央政府擔任廷尉,這是最高的司法長官,有很大權力。吳公沒忘記自己的得意門生,就向漢文帝推薦:賈誼博古通今,年輕有為,是個人才。于是漢文帝把賈誼也召到中央政府,任命他為博士。

  這對賈誼來說屬于破格提拔,沒有經過嚴格的組織程序。而這個職務,等于中央政府的高級顧問,系漢文帝的智囊人物。賈誼從此步入政壇,當時他只有21歲。

  博士必須對歷史、時事、政策諳熟于心,隨時準備接受皇帝咨詢。漢文帝發現,對一些問題,許多老先生無法回答,但賈誼卻能詳盡解讀,而且敢于發表見解,說得有理有據。其他博士和大臣,一方面覺得賈誼有才,能為大家解圍,佩服他;一方面覺得賈誼太有才,使大家臉上無光,嫉妒他。

  漢文帝卻如獲至寶,當年就把賈誼提拔為太中大夫。這個職位比博士級別高,可直接參與中央政策的修訂,等于進了國家政令的決策層。這樣一來,賈誼的干勁兒就更大了。

  漢初承襲秦朝制度,賈誼主張改革,移風易俗。他建議興禮樂、易服飾、改官名,制定新的典章制度。我們知道,秦朝崇尚黑色,官員們的服飾多為黑色,這個我們已經在張藝謀的電影《英雄》中見識過了,但賈誼主張漢朝服飾尚黃色,以有別于秦朝。

  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賈誼寫了著名的《論積貯疏》,主張重農抑商,加強糧食儲備。文帝采納了他的建議,鼓勵農業生產,使農業經濟迅速復蘇,百姓解決了溫飽問題。賈誼還提議列侯統統離開京城,都到自己的封地去,漢文帝也采納了。可是,列侯不愿離開長安,文帝就讓周勃帶頭到自己的封地去。周勃不愿意,遂被撤銷丞相職務。這樣一來,列侯才陸續離開京城,但他們都恨透了賈誼。

  賈誼以后的日子可不好過了。

  

  列侯們商量著要除掉文帝身邊這個智囊人物,但賈誼卻渾然不覺,還在思考改革方案,同時潛心治學,寫出了《道德說》、《六術》、《過秦論》。文帝看他如此敬業,準備任命他為公卿,列侯及老臣都反對,他們對這個坐“直升飛機”上來的洛陽小子反感透了,說,這家伙才23歲,平時很驕傲,根本不把我們這些老臣放在眼里。絳侯周勃帶頭彈劾賈誼,潁陰侯灌嬰、東陽侯張相如、御史大夫馮敬等人隨后,他們彈劾的理由是:賈誼小小年紀,卻想專擅朝政,這樣下去非把國事搞亂不可!這些老臣,都是隨劉邦一路打天下過來的,又全力支持劉恒當了皇帝,文帝不得不有所顧忌,提拔賈誼為公卿的事就擱置下來。

  風借火勢,一幫子小人也來詆毀賈誼,其中有個叫鄧通的,與漢文帝是同性戀關系。司馬遷在《史記》中,把鄧通列進《佞幸列傳》,據記載,有一次文帝患毒瘡,鄧通竟為文帝吮吸膿水,文帝由此認定天下最愛他的人是鄧通。其實是文帝自己糊涂,如果他不當皇帝,鄧通還會為其吸膿嗎?

  而賈誼呢,平時對鄧通這樣的小人很蔑視,連理都不理,所以鄧通要報復賈誼。漢文帝呢,常聽大家說賈誼的不是,聽得多了也就信了,不但沒有提拔賈誼,還漸漸疏遠了他。賈誼到底年輕,不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還是忘我地工作,結果不但沒得到提拔,還被下放到長沙去了。

  賈誼到長沙任長沙王太傅,沒有多大權力,其實是變相流放。從長安到長沙,交通非常不便,他只身一人長途跋涉,有路時可雇一輛牛車,無路時只好翻山越嶺,受盡了奔波之苦。

  賈誼很郁悶,很沮喪。他走啊走啊,終于走到湘江邊,不由得想起屈原。當年屈原也是遭佞臣讒毀,被迫離開楚國都城,最后報國無門投汨羅江而死,自己的遭遇與屈原是多么相似!望著滔滔江水,賈誼心潮難平,寫了一首《吊屈原賦》。

  他寫道:我是多么不幸!遭逢時世不祥。鸞鳥鳳凰躲藏奔逃,而惡鳥卻在高空翱翔。奸佞小人得志猖狂,賢良之士身處逆境,是非顛倒反常……國人不理解自己,我向誰訴說衷腸?唉……鳳凰翩然飛去,也只有遠離這紛亂濁世,把自己悄然隱藏……

  

  賈誼于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到了長沙,仍不忘國家大事,一有機會,他就上疏文帝,提一些合理化建議,而且提建議的時候,不從個人恩怨出發,事事立足于利國利民。

  曾經詆毀過他的周勃,這時在其封地絳縣(今山西省絳縣)犯了事。原來,他每次出巡,總是帶著親兵,手持兵器,浩浩蕩蕩。有人上了一道奏折,說周勃有謀反跡象。文帝很重視,把周勃逮到長安,關在監獄里。其實周勃沒有謀反之心,文帝的母親薄太后知道后,過問了此事,周勃才得到赦免,但周勃在獄中受盡折磨與侮辱。

  賈誼聞知此事,為周勃感到不平,認為老將軍無端被捕入獄,受此奇恥大辱,一定是司法制度出了問題,就向文帝上疏:君主對待大臣,應以禮義為先;對于別人的舉報,也應調查澄清,不應武斷處理。

  文帝這時也被薄太后教訓了一頓,認識到自己處理此事太過草率,就采納了賈誼的建議,決定此后大臣犯重罪,定性后不再囚禁,免得他們受獄吏欺侮,而是讓罪臣自裁,以維護他們的尊嚴。

  而詆毀賈誼的鄧通,當時正發著橫財。賈誼也寫了一道奏疏,要求文帝處置鄧通。原來,文帝喜歡鄧通,竟把蜀郡的一座銅山賜給鄧通,允許他鑄私錢,結果弄得“鄧氏錢”遍天下,擾亂了貨幣政策,影響了市場秩序。賈誼在長沙寫了《諫鑄錢疏》,尖銳地抨擊私人鑄錢,建議文帝下令禁止,但文帝沒有采納。

  賈誼總共在長沙呆了3年。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洛陽晚報 2007年9月17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108歲保姆與一家三代人的至愛真情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