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河,1970年3月生,湯陰縣宜溝鎮吳指揮營村農民。貧困時,他樂善好施;致富后,他創辦敬老活動中心,尊老愛老,被鄉親們稱為“孝星”、“人民的好兒子”。1999年,他率先創辦了家庭敬老活動中心,為安陽、鶴壁三個相鄰村的196位老人及周邊村莊的23位殘疾人安了一個溫暖的家,化解了三個村多年來的矛盾沖突。他熱心公益,尊老敬老,扶貧濟困,先后投入資金數十萬元,先后被評為安陽市十佳孝星、河南省十大敬老楷模、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個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全國勞動模范,當選為安陽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吳指揮營村,位于安陽市湯陰縣宜溝鎮西北部,是一個土地瘠薄,交通閉塞的窮村。全村共有3640畝耕地,4個村民小組,1250口人,60歲以上老年人155人,占全村總人口的12.4%。其中單身老人47人,空巢老人9人。2011年,通過村級組織換屆選舉產生了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原新河在全村人的擁護下當選為村委會主任。針對經濟落后、村容較差、人心渙散的局面,原新河和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堅持以人為本,以孝為先,確立了“為全村老人養老,替全村子女盡孝”的理念。在原新河和新一屆村兩委努力下,創建了吳指揮營村居家養老服務站,原新河兼任服務站站長。服務站成立以來,為老年人提供了良好服務不僅贏得全村廣大老年人的高度贊揚,提高了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而且贏得了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為探索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新路子,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質量,原新河先后組織召開了村兩委會、村老年協會、村民代表會等會議。通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老年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他們過去為村里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為子女的成長付出了畢生心血。他們晚年的時候,理應受到尊重和照顧,理應生活更美好。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們應該向照顧自己的子女一樣去孝敬自己的父母。思想統一之后,村兩委會研究成立了以原新河為組長,村老年協會、民調、治安、團支部、婦聯等有關負責人為成員的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并將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列入村兩委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重要內容,制定方案,明確責任,狠抓落實,確保了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后,立即組織人員深入到每個老年人家中,按照姓名、性別、年齡、身體狀況、經濟狀況、自理能力、居住情況、服務需求、子女外出打工情況等內容逐項登記,裝訂成冊,較好地掌握了全村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和服務需求。據統計,全村共有老年人155名,其中男性77名,女性78名;生活能自理115名,半自理的28名,不能自理的12名;單身老人47名,空巢老人9名。在此基礎上,經過反復討論,并再次征求廣大老年人的意見,明確了居家養老服務的重點為單身老人和空巢老人。因為,這些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居住條件較差,精神生活相對貧乏,是弱勢群體中的弱勢,更需要政府和社會的關注和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