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五四前后,吳虞、周作人、嵇文甫等人就注意到了晚明左派王學、公安派文學對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也就是說,在中國文化體系內部,新文化、新文學淵源有自。任訪秋受到他們的啟發,深刻地意識到這種關聯研究的重要意義,將其確定為學術研究的主攻方向。他一生泛游書海,學術興趣極廣,不受現在學科劃分的約束,古代文學、近代文學、現代文學均有涉獵,對思想史也情有獨鐘。單從論著篇目看,他的研究不無散亂之感,但其實有一條主線,就是找尋、闡明從晚明到五四近三百年中國文學思潮發展的路徑,如他關于《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紅樓夢》的論文,都在闡發一個主旨:蒲松齡、吳敬梓、曹雪芹的創作思想,實深受晚明文化革新的影響,因而才有那樣杰出的成就。他關于袁宏道、龔自珍、魯迅等人的研究,時代跨度很大,卻因三百年文學發展線索貫穿,而自成體系,特色獨具。這種獨特視角,使他的研究卓爾不凡,為學術界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