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不舍齋”里的衰邁與勇進

2013/9/16 15:00:33 點擊數: 【字體:

“不舍齋”里的衰邁與勇進
任訪秋帶研究生游學四川(翻拍)
“不舍齋”里的衰邁與勇進
 1981年任訪秋(中)與姚雪垠合影(翻拍)
“不舍齋”里的衰邁與勇進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河大學生軍訓場景(翻拍)

    “滄海橫流書作舟——任訪秋先生紀念”系列之五

  □首席記者 姚偉 文圖

  “不舍齋”是任訪秋晚年書房的名字。“不舍齋”內,滿目都是書,書架中密密實實,書架頂與天花板之間的空隙,全被書填滿,而靠墻的地面上,也有一摞摞的書高過沙發。進了他的書房,就能感覺到什么是“書山”。

  任先生的一生,讀書、買書、教書、寫書,與書有著無盡的緣分。因抗戰和“文化大革命”,他的藏書曾數次損失殆盡,但一有條件便重新購置,“像風雨中的蜘蛛,無倦無悔地補綴它的絲網”。

  他讀書用功之勤,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他的外孫女周笑薇回憶說,1980年,已經71歲的任先生每天凌晨四點即起床,書桌上的燈光,將他佝僂伏案的身影,映投到黎明前漆黑的寂靜中,“除去一天三頓飯、早晨半小時的鍛煉和午休一小時,就這樣一直工作到晚上十點。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逢年過節,年年如此,天天如此。”

  對于任訪秋來說,能讀書就是最快樂的事,只要一拿起書,他的神情就格外專注、安詳,仿佛忘掉了世界上的一切。由于常年苦讀,他的視力受損嚴重,晚年左眼失明,右眼配上最高度數的眼鏡視力也僅達0.1,讀書時只能將書“貼著”右眼移動,但神情仍專注、安詳如昔,“如一個年邁的寶石匠,在把玩自己一輩子最得意的杰作”。他的長子任光寫道:“父親對書的鐘情,常常使我想到巴爾扎克筆下老葛朗臺對于金子的癡迷,同樣是傾注了整個生命的愛。”

  上個世紀80年代,空調還很罕見,在炎熱的酷暑,他鼻梁上的眼鏡老往下滑落,他下意識地往上推一把,仍低頭寫作,反復多次,鼻梁和耳根就磨出了血,血水和著汗水流淌……

  長年累月地伏案苦讀,任先生不僅視力嚴重受損,腰椎也嚴重變形,走起路來腰極彎,上身前傾近90度。洛陽師專(現洛陽師院)原校長葉鵬先生回憶說,任先生走起路來,雙手背后,全身前傾,同時表現出衰邁和勇進兩種對立的氣質。“這是一個奮不顧身的形象,這是一個仁者赴難的形象。先生的坎坷人生和高尚品格,也許正凝聚在他走路的身影之中。”

  70歲之后,趕上了學術界的春天,衰邁而勇進的任訪秋研究成果豐碩,卓然為中原學壇蔥蘢的大樹,庇蔭著后學,激勵著后學。

  70歲的奮進

  在生命的最后幾年,因過度用眼,任訪秋雙目失明

  “幾十年來,經歷過一些顛沛流離以及摧殘厄困之苦,許多寶貴的時光都輕輕地虛度過去了。到今天即令惋惜,也是無濟于事了。”上世紀80年代,任訪秋回顧自己平生治學生涯,曾這樣寫道。

  抗戰到解放戰爭,河南大學曾先后流亡豫西、寶雞、蘇州等地,時常遷徙跋涉。解放后,學校安定下來,任訪秋與李嘉言、張長弓共同擔任中文系“中國文學史”、“現代文學史”、“文藝學”課程,三位教授合力編寫《中國文學史講授綱要》,任訪秋個人寫出了《中國現代文學論稿》、《中國古典文學論集》等著作,并在國內著名刊物上發表了一系列論文,是他寫作上比較高產的時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報 2010年8月4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