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念中的感悟 懷念父親陳明義
2013/9/16 16:46:1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2002年5月24日14時10分,父親陳明義的心臟停止了跳動,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離開了同他出生入死的戰友,離開了他深深眷戀的這片熱土。我無法相信這是現實,訣別的悲痛難以用語言表達,無盡的思念在我睡夢中縈繞。
父親沒有給我們留下金錢,沒有留下財產,但為我們留下的卻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留下的是他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堅韌不拔的革命意志,高尚的革命情操和對黨對人民的無限忠誠。
父親13歲投身革命,14歲參加紅軍,跟著共產黨南征北戰19年,打下了新中國的江山。1950年,征塵未洗,他又與張國華、譚冠三等領導,率第18軍將士開始了更為艱苦卓絕的征程,那就是進軍西藏、解放西藏、保衛邊疆。這一來,又是25年,直到1975年調到成都軍區工作,父親已58歲了。
從我記事起,與父親就是離多聚少。記憶里與父母相處最長的一次是1959年,我在北京十一學校讀書,父親在北京高等軍事學院(現國防大學)指揮系學習的那段時間。當時,我最高興的事就是能夠像其他同學一樣,每到周末被父親接回家,享受家庭的溫情。我喜歡聽父親講故事。他給我講《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講斯大林格勒戰役,講林肯、拿破侖,講商鞅變法,講《太平天國》的洪秀全,《三國演義》的周瑜、呂布與貂嬋,講鄭成功收復臺灣,講《貞觀之治》、《康乾盛事》。我覺得他的故事講得太精彩了,時間、地點、人物他都記得那么清楚。可是,也就一年半的時間,父親和母親又走了。帶我到北京西郊機場送行的是尤太忠、向守志叔叔,當伊爾—18飛機螺旋槳開始啟動,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時,尤太忠叔叔摸著我的頭說:“你有一個值得敬佩的父親”。可是我還是哭了起來,我抱怨父親為什么不能留在北京,我不明白他為什么非要去西藏,難道是命運決定的嗎?因為我不愿一個人在這里,從小我與父母在一起時間太少了!我又成了有爹有娘的“孤兒”。那時,我才12歲,我的弟弟小木10歲、小森8歲、妹妹燕子才2歲,他們被父母留在了成都。直到30年后,1990年9月,我陪父親去北京參加徐向前元帥的治喪活動,父親和廣州軍區司令員尤太忠、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原武漢軍區司令員張才千叔叔在北京重逢了。他們回憶起了許多往事,這時我才知道,父親1960年在北京做了一次重要的選擇。
1960年夏天,父親在高等軍事學院即將畢業,對于畢業后他的去向,總政徐立清副主任征求他的意見,向他談到:“軍委考慮到你在西藏工作了一段不短的時間,擬予調動一下,到北京軍區工作;但另一個情況是,西藏發生叛亂。目前,西藏剿匪任務很重,尤其是山南地區和中尼邊境叛匪活動十分猖獗,嚴重影響邊防的穩定和民主改革,張國華同志向軍委提出來要你回西藏。這件事情,我們希望你本人能提出一個意見。”父親笑了說:“我個人沒有什么意見,一切服從組織需要。”“陳明義同志,這是軍委對你的關懷和重視,給你的一次機會,請你慎重考慮啊”徐立清邊說邊站起來,背著手在屋里踱著步子。聽罷徐副主任這番話,父親嚴肅地點了點頭說:“好,我會盡快答復總政。”
父親歷來是黨性很強的,從入黨的那一天起,一切都交給黨組織安排。這是他堅定不移的信念。然而,眼下黨組織卻把北京和西藏交給他自己選擇,無疑是對他高度的信任。然而,面對這一重大的選擇,他依然不改初衷,一切聽從黨組織決定。
當天晚上,父親找到他的同班學員老戰友尤太忠、向守志,給他們兩位談了徐副主任就下步工作分配征求他的意見。尤太忠對他說:“老陳啊,你離開西藏到北京學習,軍委已任命鄧少東同志為西藏軍區副司令員,王亢同志為參謀長,你的工作已經有人接替,你就不要再回西藏了。況且你本身就患有高原不適應癥,再回西藏工作也不合適呀既然總政讓你考慮到北京軍區工作,說明軍委也是有安排的。據我所知,是叫你去任北京軍區第一副司令員,楊勇司令員表示非常歡迎你到北京軍區工作,如果是這個情況,你老兄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呀我在27軍當軍長,我們軍駐防華東,今后我們還可以當個鄰居,搭個伴。”向守志也說:“我畢業后分配到空降第15軍當軍長,軍部在湖北孝感”。也勸父親留在北京,并說:“你夫人周錦文同志家在河北衡水,今后照顧也方便一些。”
父親坐在藤椅上,很長時間沒有說話。窗外的夜來香散發出濃郁的花香,陣陣撲鼻。尤太忠幽默地給父親開玩笑說:“老陳,你回西藏還能聞到夜來香嗎”父親似乎沒有聽見,尤太忠又給他重復了一遍。父親笑著說:“尤老弟,西藏雖然沒有夜來香,但是北京也沒有格桑美朵啊。(格桑花)”哈!哈!哈!頓時向守志和尤太忠都忍不住大笑起來,給沉悶的氣氛增添了許多愉悅。
父親送走了尤太忠、向守志。夜晚,他陷入長久的沉思中,他想了很多很多,從商城暴動的大別山到血戰河西走廊;從抗日前沿的太行山到百萬雄師過大江。但他想的更多的是西藏。
他仿佛聽到《歌唱二郎山》的回聲,聽到戰勝怒江天險的號子;
仿佛看到下雨時曲美巴珍蓋在運送糧食牦牛身上的衣服,看到老阿媽撿到飛機空投下來交給解放軍裝有滿滿銀元的羊皮口袋。
如今,正是西藏歷史的春天,實行民主改革,鞏固祖國邊防,建設富裕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西藏,百廢具興,千頭萬緒的工作等著他去做,那里還有他多少未竟事業啊!
沒過兩天,父親到總政向徐立清副主任正式表示了個人的意見:“回西藏!”徐副主任遲疑地望著父親,說:“你再說一遍”。“回西藏!”父親堅定地又重復了一遍。徐副主任問他為什么要選擇去西藏父親說:“我從參加革命到現在,已整整30年,我是黨和人民培養的干部。到北京軍區工作,體現了軍委和總政對西藏邊防部隊干部的關懷和組織對我的照顧。但是,我反復考慮,在這個時候,西藏更需要我。一方面我知道西藏自然環境惡劣,工作艱苦,尤其是西藏發生叛亂后,社會治安不安定,問題很多。中尼邊境的叛匪經常回竄,嚴重影響邊防的穩定,干擾了民主改革的進程,整個情況都很復雜。越是這樣,我更是責無旁貸,應當起好表率作用,到最困難的地方去;另一方面,我在西藏工作了7年,那里有勤勞智慧的藏族人民,那里有我和6萬人民解放軍將士共同奮斗的成果。我最美好和最值得回憶的往事是在西藏度過的,西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感謝軍委,感謝總政首長對我的關心、愛護。”
徐副主任點著頭,連聲說:“陳明義,你的想法很好,很好。”接著又說:“到西藏,家庭安排有困難沒有?”“沒有困難,我已經考慮好了,不在北京安家。”徐副主任最后說:“陳明義同志,總政治部尊重你的選擇。”
1960年5月11日,中央軍委首長賀龍、羅榮桓、羅瑞卿、肖華在北京高等軍事學院接見了即將畢業的指揮系第一期全體學員,勉勵大家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為我軍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大貢獻。賀龍元帥握著父親的手,親切地說:“聽肖華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2003年0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