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中的生命和生態系統 氣候變化可能打破生態系統中各物種間原有的平衡,影響植物的生長和動物的繁衍,甚至影響到人類的生存。而動植物有機體不僅為人類提供衣、食、住的資源,還調節著地球村的溫度、濕度和呼吸所需的氧氣,生物調節著大氣的成份,參與碳循環,從而影響氣候。研究已經表明了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北極熊和紅樹林受到威脅是例證。研究在氣候變化下生物的進化、遺傳以及生物的適應能力顯然很有意義。氣候變化誘發的變化(如新植被的生長)又會反過來影響氣候,這個反饋是正反饋還是負反饋,將決定這個過程是收斂還是發散(災變)。人類作為一種特殊的生命存在,既可能是氣候變化的責任者之一,又承受著氣候變化的后果。同時,人類也可能作出自己的努力,去適應、緩解或改變氣候變化的進程。
結 語
應對氣候變化限制落后產能,推動技術進步;限制粗放發展,促進科學發展;限制環境污染,推動生態文明。
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可歸結為“減緩”和“適應”兩大類,應對氣候變化為轉變發展方式帶來機遇,促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進而推動國家一系列基礎科學和基礎技術的課題,提高國家基礎研究水平。這表明,應對氣候變化與科學發展,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全球氣候變化提出的挑戰,實質上是對國家乃至人類發展方式的挑戰,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機遇正是轉變發展方式、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機遇,必將為國家和人類創造更為健康的發展道路作出貢獻!驹瓨祟}:杜祥琬:應對氣候變化為中國發展帶來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