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記杜祥琬院士:曾兩度婉拒官職

2013/9/18 10:02:58 點擊數: 【字體:

記杜祥琬院士:曾兩度婉拒官職


    從核物理研究到激光技術,再到今天的能源戰略和氣候變化,他的人生歷程中所做的每一項工作,無一不關乎國家利益。這是時代賦予他的使命。
 
    ■本報記者 郝俊
 
    記者見到杜祥琬的那個早晨,北京剛剛從連日的霧霾陰影中走出,天空是久違的藍色。
 
    向杜祥琬辦公室窗外望去,已過上班早高峰的二環路依然擁堵,一輛輛汽車排成長龍“龜速”前行。手機里每小時更新的空氣質量指數顯示,室外仍有中度污染。
 
    “霧霾天氣是個壞事,但它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警示。我們觸碰了大自然的底線,這是對不可持續發展方式的警告。”年過七旬的杜祥琬端坐在沙發里,陽光從身后灑進來,映出絲絲銀發。
 
    說上面這段話的時候,杜祥琬平和溫婉,沒有悲憤的語調,更沒有埋怨的情緒。
 
    曾分管能源學部工作的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能源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的杜祥琬,每天的思緒很少越過由能源、環境、氣候變化、經濟發展等等詞匯構成的“包圍圈”。
 
    也許正因如此,杜祥琬深知在嚴峻的現實面前更有賴科技和理性的力量,任何點滴的進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我現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通過能源和氣候變化的咨詢工作,能夠對國家轉變發展方式起到一點正面的作用。如此而已。”在杜祥琬眼里,這是他作為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須肩負起的最后一項使命。
 
    天降大任
 

    2002年春,時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的杜祥琬接到來自中組部的通知,說要安排一個時間找他談話。
 
    當時正值中國工程院領導班子換屆,杜祥琬本以為組織部門前來向他征求有關新院長候選人徐匡迪的任用意見。談話間,他表達了支持意見。組織部門還詢問了有關他本人的一些情況。
 
    6月初的一天,杜祥琬接到電話,時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徐匡迪通知他前往辦公室見個面,有話要說。
 
    “他告訴我,通過院士提名、集中征求意見、中組部考查等環節,最后的副院長候選人里面有我。這時候距離正式選舉已經不到一個星期時間了。”曾兩度婉拒官職的杜祥琬知道,這次他沒辦法做任何改變任命結果的“工作”了,“再說不干也沒用”。
 
    杜祥琬第一次拒絕“官銜”,可追溯至1975年,那時他37歲。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從事核物理理論工作11個年頭后,領導準備讓他出任理論研究所副所長。他跑去領導那里,說自己不想當“這個什么長”,管理無疑是有益的工作,但“自己上了八年半大學,應該作點具體研究,興趣就在科研上”,他還找來同事幫他一起“說情”。
 
    時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論研究所所長周光召看他決心已定,便不再勉強,只說“那也不能讓你輕松”,讓杜祥琬組建一個新的中子物理學研究室,把“文革”期間遭到破壞的很多攤工作重新“攏起來”。
 
    “好,這個活可以干。”杜祥琬欣然應允。他在這個研究室一干就是9年,帶著大家做出核武器中子學與核試驗診斷理論領域多項開拓性工作。
 
    第二次是1987年,杜祥琬49歲,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準備任命他為副院長。此前不久,他剛剛擔任國家“863”計劃激光技術主題專家組成員兼秘書長。“我的精力到底應該往哪里用?”杜祥琬心中其實早已有了答案。
 
    他一級一級找領導表達自己留在科研一線的愿望,工作一直做到當時主管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二機部部長蔣心雄那里。部長告訴他,任命書都已經寫好了,就是還沒發出去。
 
    “那先別發了吧,這個副院長我還是不能當。”杜祥琬直陳,國家“863”計劃需要他全力投入。這一來,他又為自己爭取了7年的基層科研時間。
 
    4年后的1991年,杜祥琬擔任“863”計劃激光技術主題專家組首席科學家,成為我國新型激光技術研究的開拓者之一,帶領我國進入該領域世界先進行列。
 
    也正是研究激光的那些年,杜祥琬經歷了科研生涯中最為艱難的一段時光。
 
    “一開始走不出路子。目標怎么定,技術路線如何選取,都完全不清楚。前人的經驗里,很多都以失敗告終。”往事歷歷在目,杜祥琬說那是他最糾結、最焦慮的一段時光,年過50身體也不比當年,高血壓“找上門來”,頭發也開始變白。
 
    “并非閑白少年頭。”后來說起這段經歷,杜祥琬送給年輕人這樣一句話。他說走過艱難的道路,才會有真正的成就感,“要是很容易的事情,做出來也不會感到有太大價值了”。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3-2-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