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杜祥琬院士:曾兩度婉拒官職(3)
2013/9/18 10:02:5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記者手記
君子謙謙潤如玉
“您希望這樣的灰霾天,能在多久之內徹底遠離我們的上空?”這是那天對杜祥琬的采訪中,記者向他提出的最后一個問題。
杜祥琬燦然一笑,用英文答道:“As soon as possible(越快越好)。”
兩年前的冬天,記者曾在位于四川綿陽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對杜祥琬作過短暫的采訪。彼此第一次接觸。
“對,是在大禮堂的臺階下面吧?”沒有想到,杜祥琬至今清晰記得當時的情景。
這個細節也許并不難理解,畢竟那里是他科研生涯中的重要一站;氐骄d陽,也多少有些回到第二故鄉的感觸。他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也懷念那里的歷歷往事。
時光荏苒,杜祥琬依舊充滿熱情與活力,只是面容里多了些許歲月的刻痕。沉穩、謙和,這是他留給人們永遠的第一印象。正如他的名字所寄托的寓意,君子謙謙潤如玉。
1938年,抗日烽火殃及河南開封,舉家避難途中,杜祥琬出生在盛產“琬玉”的河南南陽。父親為他取名“祥琬”,祝福他能平安吉祥,來日琢玉成器。
杜祥琬自己的理解則是,父親希望他能像良玉一樣,質樸而有內涵。
歷經磨礪方成大器。杜祥琬有著自己堅守一生的信念,他要做這樣的科學家:鑄國家基石,做民族脊梁。
杜祥琬是一位有故事的老科學家,如果他不再那么奔波忙碌,你會想要拋開工作,只是跟他好好聊聊天而已。
采訪結束,記者向他表達了這一愿望。“那沒問題啊。”道別時,杜祥琬祝福道:“新年快樂。”【原標題:記杜祥琬院士:曾兩度婉拒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