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為了大地的豐收

2013/9/23 15:06:12 點擊數: 【字體:

為了大地的豐收


    盛夏的正午,灼熱的陽光照在田里大片的玉米葉上,閃著綠油油的亮光。知了的叫聲讓田野顯得更加靜謐,莊稼人都回家休息了,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還在玉米叢中忙碌著。

  見到記者,他抹去額頭的汗珠,靦腆地笑笑,“每天這時太陽最烈,是給玉米授粉雜交最好的時候,不能耽誤。”

  就是在眼前的試驗田里,這位老人創了兩個紀錄:1公頃面積上,夏玉米畝產超過2000斤;同一塊土地上,小麥玉米一年兩熟畝產超過3000斤。

  他就是72歲的程相文,河南?h農科所研究員、所長,一個十里八鄉的莊稼人耳熟能詳的人物。老百姓記住了他,是因為感激他,一年好過一年的玉米收成,一年勝過一年的紅火日子,是程相文培育出的“浚單”系列玉米種子結下的碩果。

  越接近土地,他就越能感受到農民對糧食和技術的渴望

    1963年,程相文從河南中牟農校畢業。那時的大學生像金子一樣珍貴,留在城市是件容易的事。然而,他毅然在分配表格上填了“到基層去”。不久,他就被分配到了偏僻的黃河故道?h,搞起了玉米種子試驗。

  當時的?h種子產業十分落后,玉米畝產只有100多斤。程相文開始走村串戶調研,發現農民用的種子老化、低產、不抗旱澇。他開始吃不香、睡不好了,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只有培育出良種,并讓農民們掌握科學的種植技術,糧食高產才能實現,老百姓才能吃飽肚子。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開始了漫長的育種試驗。

  如果說與玉米結緣是個偶然的話,那45年來癡迷于此并取得豐碩的成果則絕非偶然。“育種事業需要一生的奮斗。”程相文說,“要培育一個成熟的品種至少要10年的時間、數以萬計的觀察、比較和記錄,而且玉米這種作物每年的種子必須要更換才能保證產量。”

  在程相文的信念里,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可以造福一個民族。在玉米的種植中,品種得年年換,否則第二年產量就會大減,這就給程相文和他的科研隊帶來了壓力,“只有不斷地拿出好的品種,才能改變生產劣勢,玉米才能不斷增產,才能為老百姓帶來更多的財富。”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2008年08月01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