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李海燕打造中國“金藍領”搖籃

2013/9/23 18:16:29 點擊數: 【字體:


    40多歲的李海燕是周口科技職業學院院長,也是周口響當當的女名人。
    
    李海燕20歲開始從事教育,將只有兩間租用的教室、十幾部縫紉機的培訓班,發展成為占地300多畝,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在校生近6000人,集教學、實驗、科研為一體的國家重點職業學校、國家級示范學校、全國辦學先進單位和實用人才培訓基地。

    從無到有,由小變大,中間定有很多挫折,為何能一路堅持走下來?李海燕一臉平靜:“在周口這個人口多、相對落后的地區,為一個貧困家庭培訓一個人就業,就能讓他們一家有飯吃、有衣穿,讓一個家庭脫貧。”

    ●從培訓班到品牌職業學院

    從學校畢業后的李海燕在平頂山一家被服廠工作,1981年打算調回周口工作。一天,在家等工作調動的她在周口市五一路散步時發現,街上幾家裁縫店門庭若市,拿著布料來做衣服的人排成了長隊。因為那時經濟條件不太好,大部分市民還都是買布做衣服,買成衣的還很少。回到家后,她就讓丈夫用毛筆寫了幾張“裁剪培訓班”廣告貼到大街上,開始利用自己的裁剪技術辦起培訓班。3天后收了第一批20多名學員,每人18元學費。

    為了節省開支,她既當教師又當采購員,白天黑夜連軸轉,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去鄭州買書扯布總是當天返回,省下住宿費;下車后,手提肩扛徒步回家,連1塊錢一趟的三輪車也舍不得坐。肩壓腫了,腳磨出血了,她總是涂點藥膏繼續工作……

    1981年,她正式創辦了周口市第一家民營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海燕技校,之后改為海燕職業中專,2008年正式更名為周口科技職業學院。

    2008年8月8日,記者在周口科技職業學院采訪時看到,來校咨詢的學生和家長絡繹不絕。來自周口項城市的匡修蘭對記者說:“現在我們村只要打算外出打工,就一定來這里學習一門技術,這樣再出去就很好找工作了,這已經成了一個規矩。”

    ●就是想給農村娃找飯碗

    每到招生季節,學校都是門庭若市,前來報名的學生把大門都擠破了。為了讓孩子進“海燕”學本事,家長甚至給李海燕跪下。本來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有一技之長,立足社會而辦學”的李海燕坐不住了,學校先后三次征地擴建,每一次搞建設,她都心力交瘁,東拼西湊借錢。

    她說,周口是一個農業大市,人口多,底子薄,經濟發展緩慢,每年17萬初中畢業生,只有8萬左右能考入高中,近10萬要流入社會。這些人要在社會上求得發展,就必須要有一技之長,從這個意義上講,職業教育大有可為。從大的方面來看,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過程中,迫切需要進行職業技術和職業道德教育,這不僅是實現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國家穩定、長治久安的需要。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讓那些考不上大學的孩子學一門技術,到社會上有一技之長,有份工作有份收入……”8月18日,李海燕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是校長也是“媽媽”

    來自信陽息縣貧困山區的范操正是“海燕職業中專99維修班”的學員,他雙腿癱瘓,走路靠兩手按地,一掌一掌地往前挪。當他來到學校用顫抖的雙手拿出一分一角攢的1000多元錢交學費時,李海燕說:“這錢你留下買零件吧!將來學會了技術,沒零件咋立攤呢?學校全免你的學費。”

    為了方便他的學習,李海燕還特別在講臺旁給他鋪了張床,讓他半臥半坐地聽課。該畢業了,她又派人專程到鄭州,為他購置了400多元的電器零件。這個20多歲的小伙子在離校那天,孩子似的聲淚俱下,喊了李海燕聲“媽媽”。

    回去后,范操正立即開起了家電維修部,僅僅兩三年的光景就蓋起了新房、成了家。每年春節,他都回到學校看望自己的第二個“媽媽”李海燕。

    據了解,來“海燕”求學的學生95%來自農村。20多年來,李海燕共為社會培養各類技術人才10萬多名,其中有9萬多名被輸送到沿海知名企業就業。還培訓孤兒和特困生1萬多人,殘疾學員4980人,下崗職工3990人,為其減免學費820多萬元。她所創辦的學校也先后被評為全國扶殘助殘先進集體、全國農村青年轉移就業先進單位、全國職業教育職業指導先進單位。

    ●打造中國“金藍領”的搖籃

    “現代社會不但需要高層次的科研人員,更離不開熟練的技術工人。作為一所職業學校,我們的職責就是為社會多培養合格的技術人才,使他們在社會生產生活中很好地發揮作用,在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同時,自己也能勤勞致富”。本著這樣的思想,李海燕在辦學中始終以學生能掌握過硬的實用技術為出發點,在理論教學中貫穿實踐,堅持在學中練,在練中學,達到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李海燕采取“長短結合、校企結合、訂單教育、因人施教、適時就業”的辦學模式,使短期培訓和三年制學歷相結合,教育與就業相結合,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相結合,走出了一條“以服務三農為導向,以安置畢業生就業為動力、以職業技術培訓為重點、以使廣大農村剩余勞動力全部脫貧為目標”的民辦職教新路。

    談到學校的發展,李海燕說:“5年之內,我們要建一個千畝校園,萬人學校。努力把周口這個人口大市變成人力資源大市,把學校打造為中國‘金藍領’的搖籃。”【原標題:李海燕打造中國“金藍領”搖籃】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東方今報 2011-04-1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