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記者在360米深的礦井下跟班采訪,領略了孫自林吃苦、奉獻的精神和樸實、憨厚的性格。
這天,孫自林上8點班,他6點半就趕到了礦上,換衣、領燈,7點20分來到井口,成為當班第一批下井的礦工。清晨,他白皙的臉上略帶憨厚的笑容,新的一天工作開始了。
罐籠順著豎井急下,孫自林走進了大巷,許多工友向他投來了敬慕的目光,工友們告訴記者:“孫自林當選全國勞模,是采煤工的自豪和驕傲!”
深井煤海中,巷連巷,有低坡,有高臺。孫自林順著大巷、皮帶巷、下順槽,用頭頂的礦燈照路,7點56分來到了采煤面。這天,工長給他分的采煤任務有10棚(6米),工作面在運送煤的機頭邊。機頭是整個采煤面的安全出口,液壓支護架密集,采煤難度大,工作量超正常三分之一,人們把在這里采煤稱為“修機頭”。孫自林“修機頭”18年,從未叫過苦。
采煤面上補煤網,孫自林的臉一會兒就變黑了;放水、移液壓支架,一不小心水就噴濕了衣服,這時的孫自林已慢慢變成了黑人。移機頭是機修隊的工作責任,在緊張的作業中也能看到孫自林的身影,皮帶巷移支架不是孫自林的事,但他也是忙個不停……
放炮,硝煙未散,他就開始采煤,汗水不時滴到煤堆中。中午12點,“班中餐”送來了,孫自林用自己黢黑的手拿著雪白的包子,吃起來格外香。這天,他和工友兩人一班采煤25噸。
有的人說,孫自林太老實,和他一起下井的人有的調走了,有的提干了,他如果能說會道,早就不再下井或者已經當上小領導了。孫自林用自己的苦干實干精神詮釋著人生,他在煤海里默默奉獻無怨無悔。□本報記者 王天定 攝影報道【原標題:煤海里默默奉獻無怨無悔 一個采煤工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