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讓我從‘泥腿子’變成了大學生,發明讓我從大學生變成了‘小發明家’。”河南科技學院大四學生劉俊森談起發明滿懷感恩。兩年時間內,劉俊森先后設計30多項發明,5項獲國家專利。他還創辦大學生創業基地,幫助身邊150多名同學走上創業道路。
小時候的劉俊森與其它農家孩子一樣,學暇之余幫父母下地干活。目睹鄉鄰種植花生時腰酸背痛的情狀,劉俊森萌發了發明“花生犁”念頭。數次設計失敗讓他犁掉了自家大量花生果,屢敗屢戰,劉俊森一步步地摸索出了竅門。最終,他設計出可通過手動調節以適應花生果大小、地塊平整度不均等情況下“花生犁”方案。
劉俊森的父母怎么也沒有想到,“小孩子瞎胡鬧的東西”,最后真有工廠花5000塊錢買走了。不久,新式“花生犁”在周邊村莊得以推廣,嘗到甜頭的劉俊森從此走上了發明的“不歸路”。
2009年,劉俊森以優異成績考入河南科技學院。學校完善的實驗設施與豐富的圖書館藏讓他收益不淺,如癡如狂地學習一年后,酷愛發明的他開始“重操舊業”。自大二開始,劉俊森便開始潛心鉆研,相繼發明了“冷熱兩用水杯”、“床上折疊防盜筆記本電腦桌”、“自動切菜機”、“全自動垃圾箱”等,并榮獲多項發明獎項。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為了讓身邊更多的人享受到發明的樂趣,2010年10月劉俊森創辦了河南科技學院首個大學生創業基地,以此拉動十余個創業項目,培養出150余名具備創業和創新能力的學生。今年5月,劉俊森帶領團隊獲得了學校首屆創業大賽金獎,并獲得了10萬元大學生創業扶持基金。
不僅如此,劉俊森還為河南科技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設計并建造了全校第一個自動化昆蟲吊飛實驗室,為河南農業科學院解決了農用大棚的夏日降溫問題。目前劉俊森正在申請成立發明公司,“好讓發明改變更多人的生活”。
“這幾年來為了發明他沒有睡過午覺,凌晨兩點才休息,基本上都是在實驗室的沙發上睡覺,經常顧不上吃飯。為了發明,他的手被電擊傷過兩次,有一次手指險些殘廢。”劉俊森的發明“隊友”這樣描述他。而劉俊森卻不以為然,玩笑道:“發明是我的樂趣,發明也改變了我的命運,為此付出一些努力也是應該的。手斷了我就發明假肢去。”(肖鶴)【原標題:河南大學生劉俊森:“發明”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