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第二屆遠東運動會在上海舉行,中國獲得了田徑、游泳、足球和排球4項冠軍,并獲得總牌數第一名。23歲的郭毓彬作為南開的學生,代表中國參加這次運動會,一人獨獲800碼和1英里跑兩枚金牌,為中國隊獲團體第一立下了汗馬功勞。
郭毓彬是南開學校的驕傲,是中國體壇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項城市人民的驕傲。
郭毓彬酷愛中長跑,那時,他不分嚴寒酷暑,長年每天圍著當時的天津城墻趵:就是冰天雪地,他也只穿背心褲衩堅持刻苦鍛煉,從不問斷。正因為他苦練不輟,成績不斷提高。他曾在當時天津的學校運動會、“萬國運動會”上多次獲得400碼、800碼、1英里賽跑和5英里競走的冠軍。于是,天津的球迷們贈給他“飛毛腿”的綽號。
由于郭毓彬在體育方面才能出眾,又在運動會上成績突出,在1918年,南開校長張伯苓特選送他去上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班深造。他是繼董守義去上海深造的第二人。他在上海除在該班學習外,還在上海美國辦的一所學校兼任體育指導。1922年,張伯苓校長見郭毓彬的英浯和體育成績優良,又推薦他赴美國公費留學。先后在葛林乃爾學院和依林諾斯大學攻讀生物學,至1928年畢業回國。
五十年代初,郭毓彬在一次聽周恩來總理作報告晌,坐在前排被周總理看見。在南開讀書時就熟悉郭毓彬的周總理休息的走下臺來,握著郭毓彬的手說:“我們是南開同學,你比我大,是老學長嘍!”周總理又接著說:你在遠東運動會上得過金牌,都是你單槍匹馬個人苦?:出來的,是多么不容易呀!那時的國家根本不講體育,運動員都是自發的,完全是靠自己下工夫。現在好啦,新中國在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廠,非常·重視體育運動。毛主席說:“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今后,咱們國家要培養大批優秀運動員,培養許多像你這樣做出成績的運動員,還要培養大量的體育師資,體育運動才會一代代廣泛深入地發展下去。
后來,每遇重大球類或田徑賽,周總理都給郭毓彬送票。1980年,郭毓彬被聘為國家休委文史編審委員會委員。1981年u月21日郭毓彬因病逝世。臨終前,他囑咐家屁將他在第二屆遠東運動地上獲得的兩枚金牌獻給國家,了卻了—個運動員愛黨愛國的夙愿。【原標題:中國體壇上的“飛毛腿”郭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