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是民辦學校,但李靈沒有把學校當做“私產”。這學期,李靈還準備把一部分圖書借給其他學校用,“必須保管好,再舊的書我也不能讓它丟了。”她說。
采訪中,記者獲悉,淮陽縣已經批了12畝地,準備擴建李靈希望小學。盡管建校資金還是個大問題,但李靈已經在規劃新校:“新學校想建成‘品’字形,在門口設個文化長廊,里面是文化大院,除了標準化教室,還要有圖書室、電腦室、音樂教室和學生宿舍。用不完的地,可以種點菜,讓孩子們自己勞動。”
更讓李靈高興的是,今年9月開學時,周口師范學院的3名畢業生邵慧蓮、李莉莉、畢霞來到學校,要在這里支教兩年。其中邵慧蓮家在太康縣,進校至今,還沒回過一次家。“李靈姐把學校當成了家,這里條件再苦,我們也都能堅持下去。”揉著凍裂流血的手背,邵慧蓮笑著說。
最近一段時間,希望小學的報道占據了從地方到中央許多媒體的重要版面,網友更是好評如潮,稱贊李靈是“最美鄉村女校長”。對這些,李靈看得很淡:“我不想看那些報道,也不上網。我不在乎別人咋說,只想盡量排除干擾,做好該做的事兒。我最大的壓力,是怕辜負了大家的關愛。”
和李靈道別時,教室里正傳來孩子們清脆響亮的讀書聲。這個隱沒在豫東大地的希望小學,不僅孕育著李靈的希望,也正升騰起一個鄉村的希望。【原標題:“最美鄉村女校長”:成名之后“美麗”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