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明朝民生思想家呂坤

2013/10/25 14:31:49 點擊數: 【字體:


    走近呂坤墓,走進《呻吟語》

    初冬時節,記者踏著簌簌的落葉,再次來到寧陵縣陽驛鄉呂墳村探尋明朝民生思想家呂坤的足跡。在當地村民、呂坤的后人呂益江的帶領下,走了不遠的路程,我們便來到了位于呂墳村西北角的呂坤墓地。記者欣喜地看到,如今的這方墓地已經不是我們幾年前來時的寂靜、冷落與破落的模樣,墓地面積大了,周圍不和諧的建筑物、雜物被清除了,新的石牌坊建了起來,還有修繕墓地捐款功德碑。好幾個民工正在緊張地修葺著墓地前方的墓碑、石獸及通往墓地的寬闊柏油路。

    據呂益江介紹,這是寧陵縣委、縣政府為發掘我國的古文化遺產,全面挖掘、整理呂坤的先進思想,繼承其思想精髓而實施的呂坤墓開發計劃的第一步。從今年3月份開始,今后還要分期修復呂坤墓,進一步整合寧陵人文資源,豐富生態旅游內涵,讓更多的人了解寧陵厚重的歷史,認識這位明朝著名思想家。

    懷著敬仰的心情,記者走近呂坤墓,懷念這位已經在這里靜靜躺了400多年的為民、愛民的民生大家。輕輕撫摩著“商丘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記者不由得感慨萬千。時事變遷,這位用文字啟蒙世人思想的老人終于不再孤寂了。

    其實,呂墳村原名鞋城村,因呂坤去世后葬于此而改名為呂墳村。當時,呂坤的墓地很大,北依大沙河,周圍柏樹有數百畝,墓地原占地75畝。“文革”時期“破四舊”,墓碑、石人、石馬等被毀壞殆盡。據《寧陵縣志》記載,呂坤死后,在寧陵縣城北關路西還建有呂夫子祠,崇禎年間被毀壞。清朝初期移建于北街路東,規模壯麗。鄉人和騷客多有吊祭。1938年,日軍侵占寧陵縣城時被毀。

    佇立在碑前,聽著呂坤后人的介紹,一種對這方土地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呂坤的先祖黑廝是參加元末起義的種菜農民,因向明軍提供情報立功,朱元璋令復其家,但手詔上誤寫其姓為李,所以呂坤一作李坤。呂坤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卒于神宗萬歷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字叔簡,號新吾,自號抱獨居士。他天資聰穎,6歲入學啟蒙,15歲就作《夜氣銘》、《招良心詩》,25歲中秀才第一,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26歲中舉,萬歷二年(公元1574年)39歲中進士,初為裹垣知縣,因政績卓著,調到山西大同,征授戶部主事,歷郎中;后任山東參政、山西按察使、陜西右布政使等。由于為官清正廉潔,他與沈鯉、郭正域被譽為明萬歷年間天下“三大賢”。呂坤是一位方正質樸、學識淵博的哲學家。他的詩文,語言通俗而又巧發奇中,文風峻峭而不失渾厚。他曾潛心研究音韻學,所著《交泰韻》不拘泥前人而另辟蹊徑,是一部頗有創見的音韻學專著。呂坤一生著作頗豐,其著作主要是在致仕后的20多年中完成的,現存有《去偽齋集》、《呻吟語》、《陰符經注》、《四禮疑》、《四禮翼》、《實政錄》、《小兒語》等多部,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刑法、軍事、水利、行政管理、婦女教育、幼兒啟蒙、音韻學、醫學及殘疾人就業等各個方面。其中,以《呻吟語》影響最大。萬歷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呂坤病故,葬于寧陵縣西北鞋城村(今呂墳村)。

    《呻吟語》是呂坤積30余年心血寫成的一部很有個性特點的語錄體散文集著述,他在原序中稱:“呻吟,病聲也,呻吟語,病時疾痛語也。……三十年來,所志《呻吟語》凡若干卷,攜以自藥,……擇其狂而未甚者存之。”全書于明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才完成!渡胍髡Z》全書共六卷,前三卷為內篇,后三卷為外篇,分為性命、存心、倫理、談道、修身、問學、應務、養生、天地、世運、圣賢、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廣喻、詞章等17篇,每篇集中談一個問題,以獨白為主體,是呂坤人生感悟及其民本思想的集中體現。涉獵廣泛,體悟性強,反映出他對社會、政治、世情的體驗,對真理的不懈求索。其中閃爍著哲理的火花和對當時衰落的政治、社會風氣的痛惡,表現出其權變、實用、融通諸家的思想。它不僅能使人看到明代政治、學術風貌,還可以從中汲取許多有益的經驗:如怎樣構筑自我,怎樣待人,怎樣處世,怎樣排除煩惱,怎樣延長生命,怎樣擺脫困境等。如果善于選擇和揚棄,我們一定能從這位83歲老人的人生經驗中找到許多有益的東西。本書是隨得隨錄的隨筆式的語錄體,行文靈活,文之長短,形隨意移;儒為根底,兼采眾慧,亦莊亦諧;寓言性、文學性、趣味性、哲理性強,語言“簡重真切”。漫步其中,我們可以領略其真知灼見,啟迪靈感,調整心態,遨游智慧的海洋,不失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寶庫中的一枝奇葩。

    “我只是我”的獨立學者
 
    呂坤為人性格剛烈,脾氣耿直,為官清正廉潔。一生不為貧賤富貴所累,不為得失榮辱所困。他說:“我身原無貧富貴賤、得失榮辱字,我只是個我,故富貴貧賤、得失榮辱如春風秋月,自去自來,與心全不牽掛,我到底只是個我。夫如是,故可貧可富,可貴可賤,可得可失,可榮可辱。”(《呻吟語·修身》)正因他有著如此高尚的人生境界,所以,他不但為官能夠關心民間疾苦,敢于上疏直諫,在思想上也勇于獨立思考,敢于堅持真理。

    呂坤自稱“抱獨居士”,在學術上堅持“自得”,并敢于打破傳統和不迷信權威。呂坤反對為學“躡人家腳跟走”(《呻吟語·問學》),甚至也不贊成“跟著數圣人走”,強調“各人走各人路”(《呻吟語·品藻》),他批評一些學者“循弊規若時王之制,守時套若先圣之經”(《呻吟語·修身》)。這些敢于質疑圣人的聲音,在一個圣化社會里是很少能聽到的。

    在學術思想上,呂坤雖學宗程朱,但他對成為當時思想專制的理學又有許多尖銳而深刻的批評。他立足于氣本論,論述“理氣”和“道器”的關系,反對理學家“以理為天地之本”的觀點。他公開宣布他的思想不屬于道學(即理學),也不屬于佛、道,而是“我只是我”。他認為儒(理學)道佛三教都不過是一種“邊見”(偏見),自己以“一中”名學,憑著他的理性,超越于三教之上。針對現實,呂坤尖銳地批評當時那些空談天道性命的道學先生,以“偽”、“腐”二字加以痛斥。對明代盛行的王學,呂坤也十分不滿,認為王學最大的弊端是空疏,而對王學的思想核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批評最尖銳、最深刻。不過,呂坤有走向另一極端的傾向,把注重事功、講求有用作為真正的學術道脈,反復宣傳其學說是“真實有用之學”、“天下萬事萬物,皆要求個實用”,這就又走入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之途。

    呂坤的世界觀是唯物主義的,但在認識論和人性論方面,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呂坤死后,其后人補墓志銘說,呂坤的著作除已刊行者外,“馀悉焚之”。應該指出,呂坤在理論斗爭上是勇敢的,但他的弱點是始終只進行個人的搏斗,他既不能像泰州學派那樣接近市民群眾,也沒有如東林黨那樣參加組織同志的團體。因此,到了老年,他看不到天明的希望,這種孤立的寂寞就迫使他走向自焚書稿的悲劇。

    呂坤思想的挖掘與發展

    呂坤和他的《呻吟語》中的諸多思想,仍對現實社會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眾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于呂坤及其思想進行了研究。1962年,中華書局就版印3400冊侯外廬等編的《呂坤哲學選集》;上世紀80年代后,岳麓書社、京華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多次重印《呻吟語》。近幾年,國內外又掀起呂坤思想研究新熱潮。復旦大學經濟系教授馬濤先后出版《呂坤思想研究》和《呂坤評傳》兩部專著,并入選“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呂坤評傳》著重從思想史的角度研究呂坤,是目前國內全面評價呂坤生平思想的第一部專著。

    目前,寧陵縣文化館珍藏的明代刊印的《呻吟語》全集、商丘市博物館珍藏的呂坤撰書的《一師六友道脈之圖》和《身家哀盛循環之圖》石碑,是研究呂坤哲學思想的珍貴實物資料。2005年,寧陵縣成立了呂坤思想研究會。2004年,廣東呂氏后裔、呂氏宗族代表、廣東雅麗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南明先生專程趕往呂坤墓拜謁。2005年10月12日,呂南明又委托呂厚學專程到寧陵拜謁呂坤墓,并向全村呂姓村民贈送了其公司的產品。2006年9月6日,香港大學歷史系博士解揚、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趙曉霞到寧陵縣追尋呂坤事跡。寧陵縣召開呂坤思想研究專題座談會,市炎黃研究會會長王政文、秘書長楊道乾參加座談會。座談會上解揚博士說,呂坤思想在世界上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他的政治思想、哲學理念研究和學術交流上。呂坤思想不僅在內地、香港和臺灣有著重大影響,而且在日本、美國、韓國、哥倫比亞、埃及等國都有很高的學術地位。

    2006年11月1日,寧陵縣縣長賈宏宇到正在修建的呂坤墓景區調研時要求加大對呂坤墓的保護開發工作,把呂坤墓景區打造成為經典人文旅游景觀,把呂坤思想進一步發揚光大。

    呂坤,這個思想巨匠;《呻吟語》,這部千古巨著,已成為寧陵經濟文化的一個載體,已融入到了寧陵經濟文化建設中來。“如何把呂坤文化做成產業,進一步宣傳寧陵乃至商丘、中國,是我們目前考慮的問題!”寧陵縣政府領導史繼明說。毫無疑問,對于寧陵人來說,這是個美麗的藍圖。對于九泉之下的呂坤來說,是莫大的快事。因為,雖然已過數百年,他還在直接或間接地給后人帶來福祉,為家人,為后世人。代朝霞 馬學慶 梁穎閣【原標題:文化商丘:明朝民生思想家呂坤】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京九晚報 2007年09月10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