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傳奇“村官”許福卿(6)

2013/10/29 16:49:35 點擊數: 【字體:

經領導同意取消這項榮譽。

1997年,樓村有位婦女因特殊情況,計劃外生育。年底許福卿讓如實上報,有關業務部門領導說,樓村是個老先進,出現計劃外生育,怕影響不好,我們也不好向上級交差,同時責任也不在樓村,不讓上報。許福卿得知后說,正因為是先進村,才必須實事求是上報,超生雖不是俺村責任,但事還是出在樓村,不批評我們就夠了,不能再受計生工作表揚了。樓村精神感動了縣領導,在全縣大會上縣委書記、縣長親自給許福卿頒發了上面寫著“求實獎”的錦旗,贏得了在場的與會人員的一片掌聲。

許福卿常說:“不實事求是的事情把我們害苦了,我們再也不能自欺欺人了!”因為不實事求是,隨風跑,使許福卿吃過苦頭,樓村人吃過苦頭。直到如今,許福卿提起來都覺得教訓太沉痛了,交的學費太多了。那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在實行土地承包制時,由于村干部沒有正確理解中共中央關于農村改革要因地制宜地實行各種承包責任制方針,客觀上還是盲目跟了風,樓村也把地分了,企業包給了個人。集體的農機具小的分了,大的拆開賣成廢品了。大型拖拉機一家一戶用不上,也被鎖在庫房里。全村僅有4家企業,承包一年,廠里機器設備被拼得筋疲力盡,干了一年不但沒有向集體交一分錢,反而還虧損。新村規劃,才建了91套的村民住宅樓因生產隊解體而無人力和資金來源只好停建。村民許福剛原來一直在集體林場搞林業,不會干農活。一次,他在田里澆水,水在畦中不斷沖破田埂,四處亂流,堵不住,忙得兩腿污泥,一身疲倦,還是澆不成地。一個男子漢竟在田頭抱頭痛哭一場后,回家一氣之下,抓起農藥瓶子就往肚里倒。幸虧搶救及時,險些丟了性命。這一年,村辦企業不僅嚴重虧損,而且小麥也由原來的畝產平均400公斤減少到350公斤以下,全村小麥總產減少了20多萬公斤。這次“改革”給樓村造成了四大后果,一是地減產了,二是企業效益下滑了,三是村規劃停建了,四是農機具損壞了,一時,群眾怨聲四起:許福卿可是不管群眾了!

面對這種情況,許福卿進行了認真的痛苦思考:中共中央出臺改革政策,對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的是“大鍋飯,養懶漢,出工不出力等”弊端,對全國廣大地區無疑具有現實意義。可樓村已經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現在分田到戶,把大型拖拉機鎖起來,讓群眾再用鐵鍬一鍬一鍬地去刨土,這無論如何不能算是解放生產力。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黨的思想路線是實事求是。經過充分聽取群眾意見,村兩委干部經過兩天兩夜的深入討論,形成了新的決議,在全體群眾大會上,許福卿高聲向大家宣布:我們村決定繼續發揮集體優勢,仍將土地承包給農戶,由各家負責管理,包括鋤草、排水等零星農活。村里決定成立農業服務組織,莊稼從種到收,土地的耕、耙、播種、灌溉、收打今后逐步由村里的農機服務站統一完成。種子的繁育和各種農作物的種植,全部由農技推廣服務站進行統一指導,并且全部免去鄉籌款和村提留款。同時,果斷將承包出去的工廠收歸集體所有,實行廠長負責制。等企業有了利潤,用于補貼農戶和搞新村建設。已經停建的村民住宅樓繼續開工,保證每戶一套。決定一宣布,那些被種地難折騰得焦頭爛額和眼看新村建設死而復生、奇跡重現的農民,無不歡欣鼓舞,暴風雨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這樣一來,既堅持了黨的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正確執行了黨的政策,又革除了原先的弊端,使樓村走上了一條飛速發展的道路。農業方面,當年見成效,以后逐年穩產高產;工業方面,更是突飛猛進。工廠收回集體后,當年產值達到50萬元,贏利6萬元。以后全村企業產值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遞增。村里利用這些錢順利完成了新村建設,并迅速擴大再生產,美化村容村貌,建學校,修街道,特別是增加村民的各種福利。從而使黨的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思想路線和思想作風在樓村進一步發揚光大。每次回憶起那次承包責任制的改革,許福卿深有感觸的說,要不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樓村很難會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

許福卿幾十年如一日,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換來了豐厚的回報,1999年、2005年樓村先后兩次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文明村”。2000年,許福卿被評為全國勞模,省優秀共產黨員,2006年被中組部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連續當選為省五、六、七、八、九、十屆人大代表。2002年9月,中共新鄉市委作出關于開展向許福卿同志學習的決定。最近,在全市開展的“講正氣、樹新風”主題教育活動中,又被樹立為全市先進典型,2007年4月8日,中共新鄉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將樓村作為新鄉市黨風廉政建設示范教育基地。2007年5月15日中共新鄉市委下發了《深入開展向許福卿同志學習的通知》。多年來,許福卿靠著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靠著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靠著高尚的品格,靠著開闊的眼光、超人的智慧,靠著科學的理念,使一個貧窮落后的樓村脫穎而出,成為遠近有名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范。

如今,樓村在“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正向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攀登!我們相信,在許福卿同志的帶領下,樓村精神一定會發揚光大,樓村的明天將會更加燦爛輝煌!本報記者 陳傳福 本報特約通訊員 郝秉義 楊勤茂 劉承武【原標題:傳奇“村官”許福卿】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新鄉網 2007-05-2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