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感人的故事勝過一打說教;一個精彩的人生影響一片人群。還是那句老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為了發掘三門峽這塊土地上誕生的人文資源優勢和精神文明楷模,培育三門峽精神,喚起三門峽人熱愛家鄉的強烈共識,激勵三門峽人民在中原經濟區的建設中奮發有為,深度展示三門峽的精神風貌和城市形象,市委宣傳部牽頭組織三門峽日報社和三門峽電視臺,開展了《精彩人生——走南闖北三門峽人》系列采訪報道。從5月中旬啟動以來,采訪報道組先后赴北京、洛陽、西安、濟南等地,對張丁華、南振中等部分從三門峽走出去,為國家和人民作出重要貢獻的杰出人士、成功人物進行了認真采訪。即日起,本報正式推出《精彩人生——走南闖北三門峽人》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家屬樓的寓所中,我們見到了孫長林老人,屋內到處是書籍和他收集來的藏品。孫老精神矍鑠,思維敏捷,穿一件有些褪色的紅色T恤。看到家鄉人,重病中的孫老有些興奮。
在子女的攙扶下,孫老用略顯顫抖的手為家鄉人民寫下了“無為不入世,有情始做人”的贈言。
這是孫老一生做人的格言,孫老總結自己的一生:“人來到這個世上,就要做點事情。我這一生,沒做過多大事,只是趕在時代的前邊,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922年4月14日,孫長林出生于河南省澠池縣藕池鎮(今天池鎮)鹿寺村。他早年參加革命,在抗日烽火和解放戰爭的戰斗中鍛煉和成長。
解放后,他又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付出了滿腔熱忱。
他創建了國內唯一一所地方專科工藝美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為中國的工藝美術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對他高度評價:孫長林是新中國工藝美術事業的一面旗幟。
他一生致力于民間工藝美術和文化的收藏與保護,晚年又將自己的畢生所藏無私捐獻給了國家。
苦難深重的童年
孫長林的幼年時期,正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日子——官僚地主的盤剝、連年的災荒、日本鬼子侵華。深重的苦難讓千千萬萬的中國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4歲那年,澠池大旱,嚴重的旱災使農田顆粒無收。母親杜氏帶著孫長林四處討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