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突厥酋入朝,文帝令他射箭,一矢中的。文帝念朝中諸臣能與相比者唯賀若弼可能有把握,乃令試射。賀若弼再拜受命,祝曰:“臣若赤誠奉國者,當一發破的,如其不然,發不中也。”由此,可知賀若弼對隋政府的忠心是沒有問題的,其病實在修養不足,好作大言,自以為了不起,而以“功高”不得其位而已。乃發矢,固然一發而中,文帝大悅,謂突厥酋曰:“此人天賜我也。”這一句話的稱許,使賀若弼更為得意,增加了他的驕氣。
時楊廣尚在東宮,一日,楊廣召賀若弼要他論評當時的將帥之能。楊廣說:“楊素、韓擒虎、史萬歲三人,俱稱良將,優劣如何?”他自大的老毛病又發了,他說:“楊素是猛將,非謀將;韓擒虎是斗將,非領將;史萬歲是騎將,非大將。”楊廣又問他: 到底誰是大將?賀若弼再拜而答曰:“唯殿下所擇!”他以大將自詡,并沒有想到楊廣問他的隋廷大將只提三人而不提他,已有輕他的意思,他反而對這三個人都有不良的批評,自認為他是隋廷的唯一大將,意在楊廣捧他一句,而不知楊廣妒忌心更重;他的希望完全落空,而且得到的反應非常惡劣。但他一點也沒有感覺,還很得意,更自大了。很奇怪,他對周武帝的太子認為非人君之器,似乎有知人之明,但對文帝父子的認識,卻如此差勁,以吹牛和奢靡來炫耀他自己以爭名位,誠不智之甚。
楊廣繼位而稱煬帝,雖心惡賀若弼,但表面還對他重視。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煬帝為了突厥問題而北巡榆林,仍命賀若弼隨行。他建了一座可容千人的大帳幕,召見突厥啟明可汗,意在充殼子,擺場面,也有他的用心,但賀若弼又在發牢騷了,以為太奢侈了;他又和高颎、宇文等議論得失。隋煬帝可不同隋文帝那樣寬宏容物了,況且又有楊素在暗中害他。因此,他的議論被人所奏,煬帝怒,因而殺之;妻子為官奴婢;他的僚屬,都發配邊區;子懷亮初亦為奴,后并被戮。他父親臨死時告訴他兩件事: 一件是滅陳,他做到了;另一件事是不可多嘴多舌,甚至引錐自刺其舌而出血,要他以此為炯誡?上麑λ赣H的戒言,完全置之腦后,仍以多嘴多舌遭殺身之禍,而且禍及妻孥與僚屬,可謂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