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鄉(xiāng)市北行13公里,有一座鳳凰山。鳳凰山下,坐落著兩個壁壘森嚴(yán)的古代陵園。陵園周圍是高大的石頭城墻,園內(nèi)矗立著以石牌坊、華表、碑碣和墓冢組成的龐大建筑群。這就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好、規(guī)模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園——被譽為“中原定陵”的潞王陵。
潞王建藩衛(wèi)輝府
采訪潞王陵那天,正是國慶節(jié)。因為淅淅瀝瀝的細雨一直下個不停,所以陵園里的游客并不多。細雨蒙蒙,空曠幽靜,這種氛圍正是適合訪古的那種。
因為所用材料大部分是石頭,所以潞王陵又被稱為“中原石頭城”。走近潞王陵,記者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同行的蘇德榮先生指著石牌坊說:“潞王陵分東西兩個陵園,東邊的是潞簡王墓,西邊是潞簡王次妃趙氏的墓。這個‘潞藩佳城’石牌坊,就是東陵區(qū)的起點。‘潞藩’,就是指潞王了;‘佳城’,是墓地的委婉說法。”蘇德榮先生今年50多歲,是中國明代藩王研究會秘書長。他曾在潞王陵工作過十多年,對潞王陵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蘇德榮先生說:“要了解潞王陵,先要了解潞王。”
潞王是誰呢?潞王名叫朱翊镠,是明穆宗隆慶皇帝的第四個兒子。潞王的生母李氏是個傳奇式的人物。李氏本來只是個普通的宮女,有一次,她很偶然地遇到了當(dāng)時還是裕王的隆慶皇帝。隆慶只私幸了李氏一次,竟然使李氏懷了孕。嘉靖四十二年八月,李氏為隆慶生下一個兒子,這就是后來統(tǒng)治明王朝達48年的神宗萬歷皇帝朱翊鈞。隆慶即位之后,立即冊立朱翊鈞為太子。母隨子貴,宮女李氏被晉升為貴妃。由于皇帝的寵愛,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李氏又給穆宗生下一個兒子,即潞王朱翊镠。
隆慶皇帝由于沉迷于色欲,只當(dāng)了6年皇帝就去世了。年方10歲的萬歷皇帝朱翊鈞隨即君臨天下,他的生母李氏被尊為太后。作為萬歷皇帝的唯一同母弟、李太后的幼子,潞王朱翊镠當(dāng)時是宮中的寶貝蛋。
萬歷十一年二月,潞王娶順天府學(xué)生員李得時之女為王妃,在皇宮中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據(jù)記載,潞王的豪華婚禮花費了9萬兩白銀。當(dāng)年三月,潞王離開皇宮,搬進自己的王府。
第二年,即萬歷十二年,大臣們開始討論潞王的之國就藩問題。所謂之國就藩,就是藩王到自己的封地去生活。大臣們經(jīng)過商議,最后為潞王選定了兩個地方,一個是湖廣的衡州,一個是河南的衛(wèi)輝。萬歷皇帝原定讓潞王到衡州去,但潞王上本,說“臣愿就近,庶幾咫尺天顏”,希望到衛(wèi)輝去。萬歷隨即批準(zhǔn)了弟弟的要求。
萬歷十二年六月,皇帝派人到衛(wèi)輝給潞王修建王府。潞王府規(guī)模宏大,雄偉壯麗,歷時4年才告竣工,共耗費白銀40多萬兩。萬歷十七年三月,潞王離開北京之國就藩。當(dāng)時,萬歷皇帝親臨皇極門目送,神情依依不舍。
為了把潞王的財產(chǎn)從北京運到衛(wèi)輝,光船只就用了500多艘。因為沿途的官員都要舉行隆重的迎送儀式,潞王在路上走得很慢。陰歷三月十九出發(fā),一直到四月二十六,潞王才到達他的封地——河南衛(wèi)輝府。
蘇德榮先生介紹說:“從到達衛(wèi)輝的那一天直到去世,潞王沒有再離開過衛(wèi)輝。明代中后期的藩王都是這樣,沒有多少自由。這和明朝前期的情況不一樣——明朝前期,親王的權(quán)力是相當(dāng)大的。”
最是親王不自由
公元1368年,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君臨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繼漢高祖之后又一位布衣出身的開國皇帝。他躊躇滿志,希望江山永屬朱明王朝。朱元璋對手下的功臣元勛不放心,害怕這些人擁兵自重,威脅朱家天下。在解決功臣問題上,他采取了與宋太祖趙匡胤完全相反的做法——宋太祖是來文的,“杯酒釋兵權(quán)”;朱元璋是用武力,大肆屠戮功臣。在誅殺功臣的同時,朱元璋將24個兒子和一個侄孫分封到全國的重要州府,建藩為王——權(quán)力都掌握在自家人手里,這天下不就像鐵桶一樣牢固了嗎?
朱元璋分封的這些親王當(dāng)時不但地位尊貴,并且手握重權(quán)。蘇德榮先生介紹說:“這些親王既管軍政,又管經(jīng)濟,手下都配有一個文相,一個武相,文相管地方,武相管軍隊。王府的親兵多達一萬五六,同時親王還可以指揮當(dāng)?shù)氐鸟v軍。”
朱元璋還規(guī)定,所有他的“龍子龍孫”,都要由國家全包起來:親王的兒子封郡王,郡王的兒子封鎮(zhèn)國將軍,鎮(zhèn)國將軍的兒子、孫子、曾孫等依次封為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zhèn)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奉國中尉的兒孫世代都是奉國中尉。親王的俸祿是米萬石,郡王至奉國中尉的俸祿依次為米2000石、1000石、800石、600石、400石、300石、200石。也就是說,凡是朱元璋的后代,一生下來,就可以吃喝不愁。朱元璋的這種“包養(yǎng)”政策后來造成了極為嚴(yán)重的后果——到明代后期,朱家后代繁衍到了幾十萬之多。這幾十萬人都不事生產(chǎn),完全靠國家發(fā)放的俸祿過日子。這給國家財政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最嚴(yán)重的時候,有些地區(qū)全年財政收入甚至只夠這些“龍子龍孫”俸祿的一半。于是,拖欠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到了后期,有些“龍子龍孫”無以為生,只好沿街乞討。
朱元璋死后,他的孫子建文帝朱允炆即位。這時候,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憑借雄厚的實力起兵“靖難”,奪了侄兒建文帝的皇位,是為永樂皇帝。永樂以親王的身份奪得天下,他深知親王擁有重兵必將威脅中央政權(quán)。于是,他發(fā)布了一系列命令,剝奪親王的軍政權(quán)力。在永樂之后,歷代皇帝繼續(xù)執(zhí)行這一政策,親王們不但軍政權(quán)力被剝奪得一干二凈,連人身自由也受到極大限制。
“明代中后期的親王,在某些方面連個普通老百姓也不如。王府所在的城市就是親王的一個大監(jiān)獄。沒有朝廷的許可,親王連出城掃墓都不行。”蘇德榮先生說,“親王雖然在政治上沒有了權(quán)力,但經(jīng)濟上的待遇非常豐厚。在親王之國就藩時,皇帝經(jīng)常會賞賜大片的土地。”(圖6)
潞王就藩時,向他的哥哥萬歷皇帝打報告,要求賞賜。萬歷不顧群臣的反對,給了潞王四萬頃土地以及一些其他產(chǎn)業(yè)。據(jù)有關(guān)資料統(tǒng)計,潞王府的莊田主要分布于湖廣的承天府、德安府、黃州府、漢陽府、荊州府、武昌府以及河南的衛(wèi)輝、開封、懷慶三府。潞王府是明代莊田最多的王府,潞王是明代最大的“地主”。后來萬歷的愛子福王到洛陽當(dāng)親王,就以潞王為例,也要求得到四萬頃莊田。但因為當(dāng)時全國可供搜刮的土地已經(jīng)不多,最終福王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