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走進河南 >> 印象河南 >> 瀏覽文章

“鄭汴地標雙城記”系列之三 雙塔:厚重的人文與革命的見證

2015/3/11 16:48:27 點擊數: 【字體:

“鄭汴地標雙城記”系列之三 雙塔:厚重的人文與革命的見證

修建于宋代的開封鐵塔
 
“鄭汴地標雙城記”系列之三 雙塔:厚重的人文與革命的見證
 

  記者朱金中文圖

  引子

  在摩天大廈出現之前,一座城市的地標無疑是塔。

  塔是佛教和東方建筑相結合產生的一種建筑。塔從建筑學上來說,體現了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壤學、地質學等諸多技術含量的東西,不過在東方,塔更承載了例如歷史、宗教、美學、哲學等諸多文化元素。

  開封和鄭州,這兩座城市都有塔。開封這邊,如果鐵塔排老二,那其他塔或者高層建筑沒有敢做老大的。但鄭州這邊就有點糾結了:論數量,少林寺有塔林;論高度,有388米的中原福塔;論氣派,有被網友們戲稱為“大玉米”的千禧廣場……不過數來數去,還得數二七紀念塔最具代表性。

  開封鐵塔是開封人的驕傲,這是一座濃縮著古人智慧的建筑,它是文物,也是這座城市的千年地標性建筑。而是這座城市革命的見證,它所涵蓋的意義不僅僅屬于這座城市,而是屬于整個河南,乃至全國。

  鐵塔:千年古都的厚重

  開封人都愛說,沒去參觀過鐵塔,就不算真的到過開封。慚愧得很,我去過開封無數次,沒有一次認真參觀過這座高塔。幾次驅車遠遠地瞅上兩眼,就一晃而過了。直到2014年的11月,才真真切切參觀了一次開封鐵塔。

  開封鐵塔,其實并不是真的用鐵鑄的塔。“最早的塔修筑于公元982年,宋太宗為了供奉佛骨舍利,修了一座木塔,也是八角的,有的說是十一層,有的記載是十三層。到了宋仁宗時,有一天,木塔遭到雷擊著火,于是1049年重修,就是我們現在見到的這個樣子。”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祁琛云說,重修后的塔,采用鐵色琉璃磚,遠看如同鐵鑄的一般,因此鐵塔之名不脛而走。

  鐵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層,因此地古時曾為開寶寺,所以又稱“開寶寺塔”。鐵塔通身用28種不同形狀的結構磚組合,在柱、枋、斗拱等咬合處,都是用特別燒制的子母磚緊緊扣合在一起,嚴絲合縫,渾然一體,如鐵鑄一般,所以歷經了37次地震、18次大風、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

  鐵塔公園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當初在修建鐵塔時,工匠們考慮到開封的地理環境,故意讓鐵塔向西北傾斜一點,因為開封無山,每年西北風又比較強勁,這樣風慢慢地就將塔吹正了,從而保持塔身的穩定性。

  鐵塔矗立在開封近千年,是這座城市僅存的兩座宋代地面建筑之一。鐵塔內有旋梯,可拾階盤旋而上,直登塔頂。當登到第5層時,可以看到開封市內街景,登到第7層時看到郊外農田,登到第12層就如同置身云中,因此“鐵塔行云”為古汴京八景之一。

  很長一段時間,鐵塔都是開封這座城市的地標性建筑。抗戰時期日軍轟炸開封和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空軍轟炸開封,鐵塔飽經破壞,但依然屹立不倒。在今年熱播的電視劇《北平無戰事》中,男主人公方孟敖在法庭上出具的開封航拍照片中,開封鐵塔赫然在目。不過有一點應該明確告訴大家:這部電視劇中說國民黨空軍放棄了轟炸開封,這一點不符合事實。根據開封史志的記載,1948年6月,人民解放軍解放開封,國民黨空軍分三個

  機群對開封進行了轟炸,導致城區毀壞過半,無數平民傷亡。此事一經媒體報道,立刻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慨。

  開封鐵塔公園并不大,從這頭走到那頭也就三五分鐘。來逛的人也不多,除了鍛煉休息的老人孩子,就是一些攝影愛好者,外地游客并不算多。在公園內散步的周大爺今年70歲,是地道的“老開封”。和他攀談時,得知記者的采訪意圖,老人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開封鐵塔是我們的脊梁!”

  不要說和省會鄭州那些現代化的游樂場所、休閑游園比,就是和開封新建的游園,諸如清明上河園這樣的地方比,鐵塔公園也顯得有些“落后”,不過鐵塔所散發的那種千年古韻是其他地方所無法比擬的,這種古樸和厚重,正是鐵塔的魅力所在。“有一段時間,城市講氣派,建高樓、摩天大廈什么的,說那是一個城市的臉面。但開封建不起來,一是沒錢,二是地不行,黃泛區,沙子地,建不了高樓。別說和鄭州比,和省內其他城市也比不上。那時候說俺開封啥最高,就這鐵塔了!”周大爺平靜地說,“樓再高,總有比你更高的;再氣派,也有過時那一天。但鐵塔歷史悠久,小日本沒把它炸塌,黃河水沒把它沖毀,它今天還立在那兒,再過一千年,它還會立在那兒,這就是塔的歷史,也是開封的歷史!”

  二七塔:革命城市的光榮

  如果說鐵塔是開封的脊梁,那二七塔就是鄭州的勛章—這是一枚沉甸甸的革命紀念章。

  鄭州是火車拉來的城市,也是工人階級形成較早的城市,是工人運動比較興盛的城市,,紀念的就是“二七大罷工”。

  1923年2月4日,為了反抗軍閥統治,京漢鐵路總工會決定舉行全線總罷工。2月7日,軍閥吳佩孚、蕭耀南對鄭州等地的罷工工人進行了殘酷鎮壓,殺害了林祥謙、施洋等工人運動領袖。

  根據檔案顯示:1951年,為紀念在“二七大罷工”中犧牲的革命先烈,鄭州市長春橋舊址擴建為二七廣場,不久建起一座21米高的多面體木塔。1971年夏,木塔倒塌,鄭州市即著手修建一座永久性紀念塔。當年,鄭州市革委會抽調全市10多名頂級高手組成美術組,設計新塔造型。

  新的紀念塔面向全省征集設計方案,收到了80多份文稿。據鄭州老畫家禹化興先生回憶,當時的鄭州市革委會主任王輝就是建筑行家,新塔是在他的親自指揮下修建的。后來王輝提出搞雙塔造型的建議,幾個月后,基本接近現在二七塔形象的設計方案出來了,并且將塔高拔到了63米。

  1971年7月1日,新二七塔開始動工修建,為了趕在國慶節前竣工,施工隊伍晝夜奮戰。當年10月1日,二七紀念塔正式開門迎賓,萬人空巷,排隊登塔—一個城市的新地標就此屹立在中原大地上。
  時至今日,二七塔仍是吸引外地游客駐足的地標性建筑之一。盡管已經不如以前那樣人頭攢動,但仍能看到很多游客在雄偉的二七塔下留影。

  帶著5歲女兒在塔下留影的鄭先生是鄭州本地人,他感嘆說,自己在這座城市生活了30年,卻從沒在二七塔下拍過照,當天帶女兒逛完德化街,女兒提出留個影。“對二七塔,我只知道是紀念革命烈士的,很慚愧。不過我想,這座塔能立在這里,說明那段光榮的歷史已經深深寫進了這個城市的歷史,今天鄭州這么繁華,都是革命先烈們灑熱血換來的。我們生活在這座城市,就不該忘記那段歷史!”鄭先生如是說。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14-12-1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