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走進河南 >> 印象河南 >> 瀏覽文章

“河南歷代狀元譜”系列之一 “狀元”與河南之緣

2014/7/1 16:41:39 點擊數: 【字體:

突發事件催生殿試制度

河南大學老校區六號樓二樓,《紅燭業》——古代科舉書院文化展廳內氣氛安寧,2000多件科舉遺物靜靜躺在櫥窗里,讓人倍感新奇。

經負責布展的聚協昌博物館馬屯富副館長解說,那些陳舊的遺物變得生動有趣。河南鄉試闈墨、禮部會試闈墨、狀元的殿試卷、中國最后的狀元皇榜、向家人報捷的喜報,共同營造出舊時科舉考試的氛圍。

在河南大學看科舉文化展,有著一種別樣的意味。這所大學,是在河南貢院遺址上創建的。上世紀初,因八國聯軍燒毀了北京順天貢院,中國最后兩次會試都在河南貢院進行,在這里選出貢士后,前往北京殿試,確定狀元人選和三甲進士。

說起來,河南與科舉考試和“狀元”淵源很深。狀元也叫狀頭,最初是民間說法,指進士科第一名,殿試成為定制后,這個詞變成官方用語,專指殿試第一甲第一名。而殿試始于洛陽,定型于開封。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因考場在皇宮大殿而得名,這個級別的考試最早出現在洛陽。公元689年,武則天“策問貢人于洛城殿,數日方了,殿前試人自此始”。但有唐一代,殿試只是偶一為之,并未延續使用。

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一次突發的科舉徇私事件,催生了制度化殿試。

這年會試(由禮部主持,也稱省試)過后,沒考上的徐士廉對考試結果十分懷疑,于是大膽擂擊登聞鼓,狀告主考官李昉錄取時徇私。

登聞鼓是中國歷史悠久的申訴方式,相傳堯舜時就有,西晉后歷朝都設登聞鼓,吏民有冤情均可擂鼓申訴。徐士廉這次擊鼓,引起宋太祖趙匡胤高度重視,他親自在皇宮講武殿主持復試,發現李昉同鄉武濟川等10人“材質最陋,應對失次”,即取消了他們的資格。而徐士廉經復試被錄取,證明指控屬實。

李昉所錄的第一名叫宋準,開封雍丘人,此人參加復試時,展現出過人的才華,更兼他相貌英俊,聰敏迅捷,深得趙匡胤贊賞,認為狀元就應該是這樣的人,“遂復欽定宋準為第一”,宋準便成為宋朝殿試產生的第一位狀元。

李昉雖然有明顯的徇私跡象,但所錄狀元可謂得人,因此一度震怒的趙匡胤并沒有予以嚴懲,只是將他降職了事。

經此事件,趙匡胤覺得殿試十分必要,唯此方能杜絕私情,也可阻止主考官與考生之間結成政治勢力,因此決定將殿試制度化,“自茲殿試遂為常式”,因皇帝親自主持錄取,所有進士自然都成為“天子門生”。這一制度后來也為元、明、清歷代所因襲。

河南狀元知多少?

科舉制度存在了1300多年,其間發生很多變革,狀元的含義也因此有多種說法。唐朝官方不用“狀元”一詞,也不很重

視錄取考生的排名,宋代后,狀元才逐漸成為官方語言。

“狀元可定義為全國性進士科考試第一名。”鄭州大學教授王興亞說,這樣就可以對宋代以前的狀元進行統計。中國歷史上產生過多少狀元?由于唐宋科舉資料不夠完整,研究者說法不一。按照王興亞先生的統計,狀元之數,唐代137人,五代22人,遼52人,宋116人,金32人,明89人,清114人。另外,明末張獻忠大順政權取狀元1人,太平天國取狀元14人,加上這15人的話,中國歷史上狀元共計557人。

按照現在的行政區劃,河南這方土地上共有狀元49人,其中唐代20人,宋代24人,金、元各1人,明2人,清1人。

王興亞先生認為,河南不同時代狀元的分布,與河南人才的消長及其文化地位的變化同步。唐代河南狀元占全國狀元總數的14.5%,北宋更高達34.3%,均居各省之首。“這一數據,說明唐至北宋時期河南文化教育之盛,也說明其時河南仍是國內的人才中心。”

狀元是科舉考試金字塔尖的人物,幾年全國才出一個,但令人吃驚的是,河南不僅有兄弟狀元,還有父子狀元,不知道這樣的人家攢了多少年人品!

河南的父子狀元有兩對。開封府襄邑(今睢縣)人張去華于太祖建隆二年金榜題名第一(961年),半個世紀后,他的兒子張師德又考取狀元。而洛陽人安德裕則沒有等那么久,他本人于宋太祖開寶二年(969年)金榜題名第一,僅僅三年過后,他的兒子安守亮即考取狀元,令當時人艷羨不已。

河南的兄弟狀元也有兩對。其一是唐代的楊憑和楊凝,這兄弟倆是虢州弘農(今三門峽)人,他們相錯四年考取進士科第一名;另一對是宋代的孫何、孫僅,這哥倆是蔡州汝陽(今汝南縣)人,他們相錯六年考取狀元。而在弟弟孫僅考取狀元的第二年,與他們同縣同姓的孫暨也考取狀元,“同族鄉里皆以為榮”。

堪與汝南孫氏相提并論的是杞縣宋氏,宋太祖欽點狀元宋準的侄子宋庠,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狀元。據說宋庠中狀元還有一段曲折,本來那年他是第三名,他弟弟宋祁是第一名,但皇太后覺得不能“弟先兄后”,因此定宋庠為狀元,把宋祁改為第十名。大約有人覺得宋祁挺虧,就將兩兄弟美譽為“雙狀元”。他們家鄉杞縣的文廟里,曾建有五狀元祠,就將兄弟倆都算作了狀元。

值得一提的是,孫何是宋代第一個“連中三元”(鄉試解元、會試會元、殿試狀元)的狀元,而宋庠也是“三元狀元”。

不過,杞縣宋家和汝南孫家還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滎陽鄭氏。據王興亞先生介紹,唐朝滎陽鄭氏相繼有8人考中狀元,他們是鄭益、鄭全濟、鄭解、鄭顥、鄭言、鄭洪業、鄭昌圖、鄭合敬、鄭中貽,在中國1000多年科舉史上,滎陽鄭氏的成就絕無僅有。

不僅如此,中國唯一的駙馬狀元,也出自滎陽鄭氏,即鄭顥。不過,據說鄭顥本人非常不情愿做駙馬,為此他恨透了媒人——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

滎陽鄭氏為何能出八個狀元?鄭顥為何不愿當駙馬?在驚奇之余,我們前往滎陽尋訪。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14-07-0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