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生岳降
2013/5/29 9:30:38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西周宣王時有個賢臣尹吉甫,寫過一首贊美宣王“能建國親諸侯”(《小序》)的詩,題名《嵩高》,后被采入《詩·大雅》里。此詩共八章,其中有四句是:“嵩高維岳,峻極于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后二句“維岳降神,生甫與申”,意為崧生岳降,鐘靈毓秀。甫指甫侯,申指申伯,皆為西周時姜姓封國。甫侯,周穆王時人,一說是《呂刑》(《尚書·周書》篇名)的作者,一說是《馬刑》作者的子孫。申伯是周宣王的母舅,申國之伯。申國原處于今陜西、山西間。宣王復封申伯于謝(在今河南南陽市東南),在謝重建城邑,或稱南申。《崧高》第二章所說“于邑于謝,南國是式”,即指此事。因此,這首詩也是尹吉甫為申伯送行的詩。嵩山峻極峰取名于此。清康熙皇帝為嵩山中岳廟所題“嵩高峻極”四字匾額亦取義于此。后人用“嵩生岳降”來比喻特別重量級的大人物的出生和特別重大事件的發(fā)生。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