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鄭州

“天下第一村”——滎陽青臺遺址(2)

2013/12/25 17:20:40 點擊數: 【字體:

  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學者就發現了這片史前遺址。1934年,中國著名考古學家郭寶鈞和他的同行,對青臺遺址進行了首次考古發掘,掌握了大批第一手資料。可惜這批發掘資料還沒有來得及進行詳細的整理和研究,即爆發了日本侵華戰爭。在戰亂中,這批資料被研究者倉皇掩埋地下,但是到戰爭結束后,再尋找時這批埋藏地下的古遺物,卻謎一樣地消失了,至今也沒有下落,這件事成為考古史上的一件憾事。仰韶文化應該早于龍山文化。

  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夏初,考古大師夏鼐率領中國考古界宿將王仲殊、安志敏、石興邦等來到青臺遺址進行調查,根據地面出土器物判斷,這里是一處仰韶時代的文化遺存。爾后他們進行了發掘,取得重大的收獲,并將發掘成果發表在1951年第2卷第9期的《科學通報》上。青臺遺址在史前遺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為研究仰韶文化不可缺少的資料。

  1966年以后,"文化大革命"期間,河南省文物部門基本陷入癱瘓狀態,而當時聲勢浩大的"農業學大寨",當地政府組織附近的農民進行填河造田大會戰,成千上萬的人集聚到遺址區,不分晝夜連日奮戰,大有將遺址夷為平地之勢。當時的中國正被這種紅色的風暴沖擊著,這些祖先遺留下來的點滴遺產也不例外地受到蕩滌。

  當地一些被解除職務的文物干部,看到這種情況,心如火焚。為了保護這片古文化遺存不受到更大的破壞,他們不顧自身的安危上前勸阻,但是正洋溢著革命激情的廣大群眾哪里肯聽他們的忠告。那些有責任感的基層文物干部,不忍心看到更為慘痛的局面,便四處奔走,大聲疾呼,經多方交涉才算制止了這次大規模的舉動。但是僅數日,遺址便被挖去20多萬平方米,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到了1980年,當地政府在進行農田規劃時,需要在遺址區大面積挖土,鄭州市博物館把這一情況上報國家文物局,1981年3月,國家文物局批準鄭州市博物館成立青臺遺址發掘隊,并對遺址進行了全面發掘。

  工作人員從一個埋葬小孩的甕棺里,一個嬰兒雪白的骨架蹲坐其中,仍然顯得十分乖巧,一點也沒有可怖的感覺。經認真觀察,發現嬰兒的頭部和四周保留著鈣化的紡織物,罐底還有一層白色粟狀物。這是首次從仰韶文化遺址墓葬中發現的紡織物,無疑又是一次重大的發現。

  青臺遺址發現紡織物后,經與北京、上海等有關部門鑒定和研究后。結果表明,當時人們不僅可以紡織麻布,而且還可以紡織帛和羅。這一發現將我國紡織史和絲綢史提前了2000多年,由此而證明仰韶時期紡織業已經非常進步與發達。人類歷史彈指一揮間,失去的永遠不能再現,但是考古學家們卻以他們的特殊方式,追尋著時間隧道,帶著我們一次次回到那波瀾壯闊、感天動地的遠古時代,去感受舉步維艱的人類始祖創世之舉的偉大和艱辛。記者 聶志義 獨家攝影報道【原標題:“天下第一村”——滎陽青臺遺址】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鄭州日報 2013-11-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