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憲(1923—1983),號三絕,陳家溝陳氏第十九世,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自幼從叔父陳鴻烈習拳,是陳鑫拳理拳架的重要傳承人。他早年畢業于西北工學院,學養深厚,功夫醇正,集家傳太極拳和正骨醫術、建筑設計于一身,世號"三絕"。上世紀五十年代遷居沁陽,歷任沁陽縣政協委員、常委,沁陽縣武術協會主席。因對武術的突出貢獻,1983年被國家授予“全國優秀武術輔導員”稱號。他對沁陽教育、建筑、工業、武術等多項事業均有突出貢獻,被載入縣志。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身懷絕學,造福一方,澤被后世,備受人們愛戴和敬仰。
陳立憲先生天姿宏毅,幼學聰穎。幼年從叔父陳鴻烈習練拳術,日月不怠,寒暑既往,至夙精奧秘,形通意遂,功潛周身。年十八考入西北工業學院,刻苦攻讀土木建筑。他儀表儒雅,性潔氣剛,博學多才,尤以太極拳功夫獨領風騷,倍受師長和同窗寵賴,業成即定聘黃埔軍校西安國術館教官。
陳立憲先生1949年從事中學教育工作,后改調沁陽建筑公司、機械廠、建設銀行任工程師。他愛崗敬業,默默奉獻,五十年代即為沁陽建造出無柱十八米跨度之磚木結構大禮堂。對沁陽拖拉機廠、沁陽師專、沁陽化肥廠、沁陽火電廠等建設貢獻卓然,多次榮獲縣、地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并當選為政協沁陽縣委員、常委。
1965年,陳立憲先生創辦業余武術培訓班,倡導成立沁陽武術協會,任武協主席。他拳術純正,手眼身法步靈活泰然,意氣神韻貫通經絡,外松內力,柔剛達意,武姿與實用結合,發展在繼承中創新,太極、八卦、陰陽、開合無所不至。陳立憲先生崇尚武德,力挽頹風,不以己獨尊,竭誠團結各兄弟門派,以健身強神,防祛病疾,延年益壽,報效祖國為宗旨,與武林志士開導警勉,切磋技藝,使習武之風在沁陽城鄉蔚然興起。至是桃李滿天,門徒紛呈。
陳立憲先生因其太極拳功夫、正骨醫術、建筑設計"三絕"之盛名,年無息日,日無暇時,累年超載負荷導致心肌嚴重損傷,醫診病休靜養,他掩語依然。為強化培育武林新秀,促進體育運動之發展,更穿梭于武術輔導站,言傳身教,顯微闡幽,風雨無誤。意不求其名而名自得,欲不求其功而功自歸。1983年被授予“全國優秀武術輔導員”光榮稱號。
陳立憲先生授拳械于表里,通經絡于筋骨,閱數十載,以拳術功夫、正骨醫術并舉,使數以千百計筋傷骨折病患者康復。他平生輕利重義,撫弱濟貧,拒絕報酬者,亦難以核之。
為弘揚祖國優秀文化,使太極拳這一瑰寶在世界武壇永放異彩,陳立憲先生集祖拳之大成,精于陳鑫拳理拳架的研修,寒來暑往不停筆,嘔心瀝血幾春秋,集一生之體悟,撰著成數十萬言的《陳氏太極拳拳式講解》、《陳氏太極拳要領》等書稿,深入淺出,論述精辟。天地之久長,人生之瞬惶,先生宿志未酬,繕書未刊,即于本命年仲冬病逝花甲,歸葬故里族塋。
后人有詩為贊:
天賦英姿 氣宇軒昂 敦本正大 德被四方
學者風范 文武兼長 承傳族勛 太極榮光
拳械純正 門徒八方 功架奧遂 窮理弘揚
濟世慈心 體療呈祥 才達業著 翰墨蕓香
鞠躬盡瘁 遺愿未嘗 功成名泰 靈激世芳
九重嗟咤 太岳崇仰 中華振興 國泰民康
鄧宏禮(沁陽市原文物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