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倒履迎王粲
2012/5/8 16:40:49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夏日的一天,蔡邕正在家里午睡。他實在太累了,在竹榻上睡得很熟。
蔡邕(公元133~192年),字伯喈,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zhèn))人,是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學(xué)家、書法家、大學(xué)問家,博學(xué)多才,好辭章、數(shù)術(shù)、天文,精通音律,尤擅書法,在朝廷中任中郎將。正因為他身任要職,事務(wù)繁多,所以這天下朝回到家中后,倦意襲了上來,連午飯也沒吃,本想靠在竹榻上歇一會兒,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女兒文姬看到爹爹這副模樣,也不忍心叫醒他。
這時,老仆人匆匆地走了過來,見狀欲進不進的。文姬忙問他有什么事,仆人回答說:“***,門外來了一個叫王粲的人,說要求見老爺。”
文姬一聽,不禁一怔。她聽父親說過,王粲可不是一般的人。王粲出身名門,曾祖王龔、祖父王暢都曾位列三公;父親王謙為大將軍何進的長史;他自己是當(dāng)今名滿天下的“建安七子”之一,年少時就相當(dāng)有才名,曾寫下了《登樓賦》和《七哀詩》這樣千古傳誦的名篇。
據(jù)說王粲記憶超群,可以過目不忘。有一次,他與朋友一起走路,看見路旁有一座石碑,兩個人站在那里把碑文看了一遍。朋友開玩笑問他:“王兄,你能把碑文背下來嗎?”王粲竟然轉(zhuǎn)過身去,一字不差地背了下來。還有一次,王粲看別人下棋,忽然棋盤上的棋子不小心被人碰亂了,無與散亂之法再下。正當(dāng)下棋的人相互埋怨時,王粲不聲不響地走進去去將棋子擺好,結(jié)果前一模一樣,圍觀的人都佩服得不得了……
文姬想起,由于父親的才學(xué)著稱于世,又被朝廷看重,平日來訪的車馬擠滿閭巷,家中常是賓客滿座的。她母親早就去世了,所以她小小年紀也成了半個主人。父親素來就很尊重人才,從不擺架子,從不傲慢,很善于與人交往,好朋友很多。父親還多次交代過她:只要有客人前來拜訪,一定要禮貌接待;假如他不在家,就必須讓客人留下名帖,以便日后回訪。現(xiàn)在王粲來訪,父親早就多次念叨過此人的名字,肯定是很想見他的……想到這里,她輕輕地搖醒了父親。
蔡邕猛地驚醒,睜開惺忪的睡眼問:“又該上朝了么?”文姬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說:“爹,現(xiàn)在是午后,哪是上朝的時間呢?”蔡邕打了個呵欠,再問:“有什么事嗎?”文姬說:“王粲先生來拜訪到了門口……”
“王粲?”蔡邕睜大眼睛,驀地從竹榻上跳下來,急急忙忙踏上鞋子就跑出門外去迎接。他很有禮貌地把王粲接進屋里,連聲說:“尊客請坐!請茶……”說著,腳下絆蒜,差點摔了一交。王粲連忙扶著他。旁邊的小文姬忽然指著蔡邕的腳,失聲說:“爹!您穿錯鞋子了!”蔡邕低頭一看,自己也不禁失笑:原來剛才他出門太慌忙了,左腳踏著右腳的鞋子,右腳踏著左腳的鞋子,而且兩只鞋都倒穿著。
蔡邕這樣一個大名鼎鼎的前輩,如此謙恭地對待一個后輩,使王粲十分感動。主客落座之后,蔡邕與王粲談?wù)撈饘W(xué)問來,發(fā)現(xiàn)王粲這果然才華出眾,智力超群,不禁對他更為器重了。雙方談得很投機。小文姬在一旁聽著,也受益匪淺。
正在這時,隨著一陣說笑聲,蔡府又來了一群老朋友。蔡邕很熱情地將他們迎進了客廳,然后向眾人介紹王粲說:“諸君!這位就是王粲王公子,有奇才,我都比不上,我家的書籍文章都應(yīng)當(dāng)給他。將來他必然會有大作為!”
在當(dāng)時,人與人之間的身份、地位、尊卑是分得非常清楚的。眾人看到蔡邕能夠放下大學(xué)者、大官的身份,如此敬重一個貌不驚人的年輕人,都感到很吃驚;而他唯才是重,對年輕的王粲謙遜禮待的舉動,又不能不令人敬佩。王粲的舉止倒是很大方,與眾賓客見過面后,說起蔡邕剛才錯穿了鞋子的趣事兒,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倒屣而迎”的典故就是這么來的,后來傳開就成了一個成語,表示對待朋友的熱情和一片誠意。【原標(biāo)題:蔡邕倒履迎賓客】
來源:多來典網(wǎng)——歷史故事
責(zé)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