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邙山列塋三后主——李煜(上)寂寞南唐事 誤國李后主

2013/11/25 15:38:46 點擊數: 【字體:

邙山列塋三后主——李煜(上)寂寞南唐事 誤國李后主
李煜信佛,而且非常虔誠。北宋得知這一情況后,就選派一名懂佛理的年輕人,潛至南唐去見李后主,和他討論因果報應以及生命輪回等哲學命題,鼓動李煜大建佛寺,靡費國家錢財。而李后主卻渾然不知,終日與其切磋,不問邊防守衛之事。李玉明 繪
 
    李煜,南唐第三任國君,史稱李后主,執政在江南,埋骨于邙山,堪稱最有才華的亡國之君。“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是他的形象標志,“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他的萬古憂愁;看似庸君,實乃詞宗,其文學成就高于帝王作為,文化貢獻聊補亡國之憾。  

  李煜墓在邙山。去年牡丹花會期間,我在邙山國家牡丹園遇到歷史學者鄭貞富,他帶著一位外地朋友來看“千年牡丹王”,就此說起了牡丹和李煜。他說:牡丹向有富貴吉祥之寓意,但種在邙山上的牡丹,卻也有著千古悲情:傳說武則天火燒牡丹,變國色為焦根牡丹;李煜和小周后葬在邙山,也跟著化為一縷天香。

  鄭貞富所說的李煜,正是歷史上有名的南唐李后主,就是那個寫出“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悲情君王。他的墓就在孟津縣朝陽鎮后李村、周寨村一帶。

  一

  要說李煜,得先說說南唐,說說那個時代。

  在洛陽史學界,研究唐代歷史和唐代文學的人多,研究五代歷史和宋代歷史的人少。在人們印象中,五代十國中的那個“南唐”,是一個偏安江南的彈丸小國,地盤很小,國祚很短,宋朝的軍隊一過江就把它滅了。而那個軟弱膽小的李后主,不過是一個只會作詞的君主,他的作用只是為后世寫了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其實,這都是我們憑印象推斷的,事實并非如此。日前,我市青年學者王愷對記者說起這個國家時還特別強調:南唐可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彈丸小國,這個國家是“十國”中最富裕最強大的。其國土面積相當廣,包括今江蘇、安徽、福建、湖北的廣大地區,雖然只傳了3代君主,但歷時39年,遠比建都洛陽的后梁、后唐、后晉的國祚長,因為后者的國祚都沒有超過20年。

  而南唐建都金陵(今南京),據長江之險,挾江南之富,可謂稻香千里,富抵萬邦。而且,南唐在李煜的父親李璟執政時期,國力并不弱,滅楚滅閩,所向披靡。這個國家非常富裕,文化相當發達,在北方長期戰亂局面中獨享一方繁榮。而李煜就是在這時接班當了皇帝。

  二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個兒子,李煜的祖父名叫李昪,是南唐的開國皇帝。李昪、李璟、李煜排排隊,也就是南唐的前主、中主、后主。

  李煜從小就與眾不同,尤其是他的長相,有一目是重瞳。所謂重瞳,就是一個眼球里有兩個瞳仁。古人認為,重瞳之人都有帝王之相,譬如虞舜、項羽。其實根據現代醫學的看法,這種情況屬于瞳孔發生粘連畸變,雖不影響視物,但畢竟不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古人卻以重瞳為富貴相,所以這個李煜一出生,他的父親就認為他可以接班,再加上他的五個哥哥都死得早,所以李煜被封為吳王,早早地做了太子,成了皇位繼承人。

  李煜繼位之前的幾年,南唐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他的父親在后周強大的攻勢面前,最終將江北領土割讓,南唐和后周隔長江對峙。青年太子李煜有的是文化,缺的是謀略,在后周的逼視下膽怯起來。到了后來,強大的北宋建立,南唐就更不是其對手了。所以,李煜的父親就將南唐的都城遷到了南昌,建立南都,和一班文武大臣搬到那里去了,留下太子李煜守在舊城金陵。

  幾個月之后,李煜的父親駕崩,25歲的李煜繼位,是為公元961年。李煜采取的基本國策是守業,其個人愛好是填詞。而北宋的開國皇帝、洛陽人趙匡胤的基本國策是拓土,其個人愛好是練武。所以趙匡胤就派間諜潛往南唐,偵查李煜整天都干些什么,以便對癥下藥,快些拿下南唐。

  結果,北宋的情報人員過江一看,好家伙!南唐竟是佛教之天堂,僧人之世界,古剎林立,梵音陣陣,根本沒有備戰的跡象。原來,李煜信佛,而且非常虔誠,他動用國家資金,廣泛發動群眾,最大范圍地招募百姓為僧,僅京城金陵的僧人就有上萬人,甚至連宮中也建有十幾座佛寺,宮中袈裟如云,僧侶往來如風。李煜看到這種景象,覺得很好,很和諧,平時退朝之后,就和嬪妃換上僧人的服裝,興致勃勃地誦經。

  北宋朝廷得知這一情況后,就選派一名懂佛理的年輕人,潛至南唐去見李后主,和他討論因果報應以及生命輪回等哲學命題,鼓動李煜大建佛寺,靡費國家錢財。而李后主卻渾然不知,反覺得這人是真佛出世,終日與其切磋,不問邊防守衛之事。

  也難怪,李煜從本質上說是個文人,其書法、繪畫和文章都很出色,獨獨對軍事不感興趣,一聽說打仗就心煩。當時的南唐并不缺少開疆拓土的人才,名將林仁肇曾向李煜請愿:愿領兵北上,收復舊地。可李煜生怕得罪宋朝,不同意。林仁肇于是為李煜想出了開脫的理由,說:我起兵的時候,你就向外發布消息說林仁肇叛變了,一定要讓宋朝知道,以后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我勝了,國家收復了失地,是好事;我敗了,我承擔責任,把我全家都殺掉!

  你看,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有這樣通情達理的部下,按說李煜應該同意才是,但他還是擔心這又擔心那,一點兒進取心都沒有,整天就知道念佛、填詞,等著挨打,靜候亡國。大臣們很著急,沿江巡檢盧絳對李煜說:“吳越是我們的宿敵,將來肯定會和宋朝一道攻擊我們,我們應當先滅掉吳越,免除后患。”李煜卻說:“吳越是北方大國的附庸,怎敢自作主張攻擊我們呢?”盧絳又說:“臣請陛下以屬地反叛為名,向吳越請求援兵,等他們的援兵到了,陛下就發兵阻擋,臣再領兵前去偷襲,定能一舉滅掉吳越!”李煜聽了,沒當成一回事,扭頭回宮填詞去了。

  文武大臣看皇帝是這個樣子,都很失望,這真是“槍頭不快,折斷槍桿”,大臣把具體的作戰方案和計謀都端出來了,可皇上就是不實施,大家也只好等著北宋軍隊來收拾南唐了。

  三

  不但如此, 李煜的度量還很小,大敵當前,他不對外設防,卻對內嚴加防范,猜忌大臣,生怕他們有異動。

  當時有一個著名的人物名叫韓熙載,本是后唐同光年進士,出身于北方望族,其父親因事被誅,韓熙載逃到江南投奔了南唐。起初他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寵信,后主李煜繼位后,北方的后周一直威脅著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后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對北方來的官員百般猜忌,生怕他們存有二心,里應外合滅了南唐。

  在這種情勢之下,官居高位的韓熙載為了保護自己,佯裝成生活腐化、醉生夢死的糊涂人,好讓李煜不要懷疑他有政治野心。可李煜仍對他不放心。一天,有人向他報告:今晚朝中一些官員要赴韓熙載家的夜宴。李煜就派宮廷畫家顧閎中和周文矩一同前往,暗中窺視韓熙載的活動,令他們用畫筆把看到的情況如實畫下來。

  于是,中國歷史上十大名畫之一的《韓熙載夜宴圖》,隨著兩個宮廷畫家的“間諜式寫生”誕生了!兩位畫家發現:在前來赴宴的賓客中,有新科狀元郎粲、太常博士陳雍、紫薇郎朱銑以及教坊副使李嘉明,此外就是南唐一流的歌女和舞女。

  夜宴的氣氛異常活躍,賓主觥籌交錯,歌女舞女歌舞助興。韓熙載舉止飄逸,時而擊鼓,時而飲酒,不問時事政治,完全沉醉于歌舞之中。

  顧閎中和周文矩回去后,根據記憶,各自繪制了一幅《韓熙載夜宴圖》。李煜接過顧閎中的畫稿看時,只見畫中共有四十多個人物,以韓熙載為中心,分為“聽樂”、“觀舞”、“休息”、“清吹”、“宴散”五段,雖以屏風間隔,但均以韓熙載為中心,各段獨立成畫,又能連成一體。而每一段中出現的韓熙載,雖服飾、動作各有不同,但面部表情都是無喜無悲,聲色不露,完全是一個才氣高逸、情感深沉的高人形象。

  李煜看不出韓熙載有什么異常舉動,戒心減輕許多。后來,韓熙載在南唐累官至中書侍郎、光政殿學士承旨,得以善終。現在想想,多虧李煜派畫家去“現場錄像”,否則后人就看不到這么好的繪畫作品了。但周文矩所作的那幅畫失傳,后人只能看到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了。此畫的價值,不僅在于它形象細膩地描繪了韓熙載夜宴的情景,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特定的時代風貌,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南唐的富貴味和文化味,反映了南唐統治階級的無為和無奈。

  試想,在國家危亡系于旦夕的緊要關頭,李煜的目光不去看敵人,卻在監視大臣。而大臣們呢?一個個明哲保身,不諫、不爭、不言,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如此,再奢華的夜宴,也是憂心的聚會;再繁華的南唐,也是寂寞的國度了。

  在北宋滅掉南漢后,李煜感到宋軍的腳步更近了,他很惶恐,上表給宋太祖,要求自降一格,改“唐國主”為“江南國主”;自己下的詔書不稱詔,改稱“教”;中央行政機構也改變稱呼,如尚書省改稱司會府,似乎自己的國家就是偽政權,自己就是偽皇帝。作為一國的君主,他不積極備戰迎敵,而是借酒澆愁。其實他只要決心抵抗,南唐不會很快滅亡。后來北宋進攻時,南唐能夠抵抗一年多,說明南唐有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如果李煜能像越王勾踐那樣臥薪嘗膽,或許不會落個國破家亡的結局。

  可是,李煜沒有振作起來,仍是借酒澆愁。不過他在這種愁緒中寫的詞卻是非常好。其中有一首《清平樂》:“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還有一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兩首詞都寫出了孤寂清冷的感覺和萬般愁緒。

  酒可澆憂愁,卻擋不住宋軍進攻的腳步。開寶七年(公元974年)秋,趙匡胤派使者請李煜去汴梁。李煜知道一去就回不來了,于是推說有病,沒有去。不久,冬天來臨,宋軍渡過長江,將金陵包圍了。

  南唐和李煜的命運接下來會怎樣?也許你已猜到了幾分。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07-12-0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